电磁兼容EMC培训课程的笔记记录_第一节_电磁兼容关键术语解析

阅读 165

2022-03-30

一、 电磁兼容的特点

  1. 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
  2. 综合性交叉学科,大量引用无线电技术的概念和术语
  3. 极大地依赖于测试和试验,计量单位特殊,催生了专门的测试技术
  4. 属于应用科学,有很强的实践性

二、 基本术语和定义

  1. 电磁兼容性(EMC):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2. 电磁环境: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
  3. 电磁噪声:一种明显不传送信息的时变电磁现象,他可能与有用信号叠加或组合
  4. 无用信号:可能损害有用信号接收的信号
  5. 干扰信号:损害有用信号接收的信号
  6. 电磁骚扰:任何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或者对生命或无生命物质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
  7. 电磁干扰EMI:就电磁骚扰引起的设备、传输通道(有时用装置代替)或系统性能的下降
  8. (电磁)发射emission:从源向外发出电磁能的现象(骚扰源)
  9. 发射水平:用规定方法测得的由特定装置、设备或系统发射的某给定电磁骚扰的水平(来自骚扰源的)
  10. 发射限值:容许的最大限值
  11. (性能)降低:装置、设备或系统的工作性能与正常性能的非期望偏离
  12. (对骚扰的)抗扰度immunity:在存在电磁骚扰的情况下,装置、设备或系统具有不降低其运行性能的能力
  13. 抗扰度水平:用规定的方法注入在特定装置、设备会系统上不会出现运行性能降低的某给定电磁骚扰的最大水平。
  14. 抗扰度限值:要求的最小抗扰度水平
  15. 电磁兼容水平:一个规定的骚扰水平,在这个水平下应具有可以接受的高概率的电磁兼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 端口
设备上与外部电磁环境相耦合或者受外部电磁环境影响的特定接口
外壳端口是设备的物理边界,外壳端口提供辐射和静电放电能量的传播途径,而其他端口提供传导能量的传播途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精彩评论(0)

0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