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函数 - 共 68 个
- 方法表
 
- 数据类型(10个)
 - 进制转换及数学运算(10个)
 - 字符串相关(9个)
 - 数据结构的操作(8个)
 - 作用域相关(2个)
 - 迭代器生成器相关(3个)
 - 其他(12个)
 - 反射相关(4个)
 - 面向对象相关(9个)
 
- 部分方法使用实例
 
- filter
 - map
 - zip
 
 
方法表
数据类型(10个)
函数名  | 描述  | 
int  | 整型  | 
float  | 浮点型  | 
complex  | 复数  | 
str  | 字符串  | 
bool  | 布尔型  | 
list  | 列表  | 
tuple  | 元素  | 
dict  | 字典  | 
set  | 集合  | 
frozenset  | 冻结集合  | 
进制转换及数学运算(10个)
函数名  | 语法  | 描述  | 结果  | 
bin  | bin(10)  | 十进制整数转为二进制, 0b开头代表二进制  | 0b1010  | 
oct  | oct(10)  | 十进制整数转为八进制, 0o开头代表八进制  | 0o12  | 
hex  | hex(10)  | 十进制整数转为十六进制, 0x开头代表十六进制  | 0xa  | 
abs  | abs(-10)  | 计算绝对值  | 10  | 
divmod  | divmod(10,3)  | 商余运算  | (3,1), 商3余1  | 
round  | round(1.23) round(1.2564, 2)  | 四舍五入机制 默认保留整数 第二个参数为精确的的小数位数  | 1 1.27  | 
pow  | pow(2, 3) pow(2, 3, 3)  | arg1arg2 arg1arg2%arg3  | 23 = 8 23 % 2 = 8 % 2 = 2  | 
sum  | sum((1,2,3)) sum((1,2,3),10)  | argv1必须是个可迭代对象 sum = sum(argv1)+argv2  | 6 16  | 
min  | min(1,-2,3) min((1,-2,3)) min((-1,2),(0,10)) min((1,-2,3),key=abs)  | 参数可以为多个数字, 一个 iterable 或多个类型相同的 iterable 多个 iterable 比较时, 比较第一个元素, 返回整个 iterable 参数 key=abs 后, 会先取参数绝对值再比较, 返回绝对值  | -2 -2 (0, 10) 1  | 
max  | 参考 min  | 
字符串相关(9个)
函数名  | 语法  | 描述  | 结果  | 
format(普通用法)  | format(123)  | 未指定arg2, 类似str(123)  | “123”  | 
format(arg1为str的用法)  | format(‘abc’,’<20’) format(‘abc’,’>20’) format(‘abc’,’^20’)  | 长度为20 < 左对齐 > 右对齐 ^ 居中对齐, 类似 str.center(len)  | |
format(arg1为int的用法)  | format(10,‘b’) format(10,‘o’) format(10,‘x’) format(10,‘X’) format(97,‘c’)  | ‘b’ --> 转成二进制 ’o’ --> 转成八进制 ’x’ --> 转成十六进制(小写字母表示) ‘X’ --> 转成十六进制(大写字母表示) ‘c’ --> 转成unicode编码对应字符  | 1010 12 a A a  | 
bytes  | bytes(str,encoding=‘utf-8’)  | 将str转换成utf-8编码的bytes类型  | |
bytearray  | bytearray() bytearray(int) bytearray(str, encoding=“utf-8”)  | 没写参数, 返回长度为 0 的 bytearray int - 返回一个长度为 int 的 bytearray str - 返回内容为对应编码的 byte 类型  | |
ord  | |||
chr  | |||
ascii  | ascii(‘中国’))  | str -> ascii  | ‘\u4e2d\u56fd’  | 
repr  | repr(obj)  | 其他数据格式转为 str  | 
数据结构的操作(8个)
函数名  | 语法  | 描述  | 返回值  | 
len  | len()  | 求长度  | int  | 
enumerate  | enumerate(iterable,arg1)  | 为 iterable 添加索引, 从 arg1 开始 默认索引从 0开始 如果是 dict , 索引对应的是 key  | iterable  | 
all  | all(iterable)  | 若 iterable 中所有元素都是 True, 则返回值为 True  | bool  | 
any  | any(iterable)  | 若 iterable 中元素有一个是 True, 则返回值为 True  | bool  | 
zip  | zip(iterable1, iterable2, …)  | a = [1,2], b = [3,4], c = [5,6,7] zip(c,b,a) zip((5,3,1),(6,4,2))  | zip(tuple, tuple, …)  | 
filter  | filter(func,iterable)  | 用于筛选 自定义函数处理 iterable  函数返回值为 True 时, 将元素加入新的 iterable  最后将新的 iterable 返回  | |
map  | map(func,iteralbe)  | 用于加工 将加工后的返回值加入新的 iterable 其他同上  | |
sorted  | sorted(iterable,key=None,reverse=False)  | key传入一个函数名,通过返回值, 将原 iterable 排序 排序结果默认为升序, reverse 为 True 降序  | iterable  | 
reversed  | reversed(iterable)  | 将 iterable 直接反序  | iterable  | 
作用域相关(2个)
函数名  | 语法  | 返回值  | 
locals  | locals()  | 当前作用域内所有方法名  | 
globals  | globals()  | 全局作用域所有方法名  | 
迭代器生成器相关(3个)
函数名  | 语法  | 返回值  | 
range  | range(int)  | iterable  | 
iter  | iterable.__iter__()  | 迭代器  | 
next  | iterator.__next__()  | 从迭代器中逐次取出  | 
其他(12个)
函数名  | 语法  | 描述  | 
eval  | eval(“1+2”)  | 参数为 str, 直接执行, 并返回结果  | 
exec  | exec(‘print(1)’)  | 参数为 str, 直接执行并输出结果, 没有返回值  | 
compile  | compile(src,file_name,mod) 例: code=‘1+2’ compile1=compile(code,’’,‘eval’)) eval(compile1)  | 编译为 bytes 类型的语句 比直接从字符串执行更加安全  | 
print  | print(*args[,sep=’ ‘,end=’\n’,file=None,flush=False)]  | sep 间隔符, 默认为空格 end 结束符, 默认为换行符 file 不填则输出到屏幕, 否则填写文件句柄 flush 是否立即刷新缓冲区  | 
hash  | hash(arg)  | 得到一个数字, 即为 hash 值 同一次执行, 对相同可哈希的变量, 结果永远是相同的  | 
id  | id(arg)  | 查看内存地址  | 
open  | 文件读写  | 打开文件句柄  | 
import  | import 模块名  | 导入模块  | 
help  | help(command)  | 返回该命令的用法, 类似linux的man  | 
dir  | dir(argv)  | 返回argv的所有方法名  | 
callable  | callable(command)  | 是否可以调用  | 
反射相关(4个)
反射详细介绍
函数名  | 描述  | 
hasattr  | |
getattr  | |
setattr  | |
delattr  | 
面向对象相关(9个)
部分方法使用实例
filter
"""
    filter 函数的语法为:
    new_iterable = filter(funcName, iterable)
    将 iterable 中的元素依次通过函数处理, 若返回值为 True, 元素存入 new_iteralbe, False 则不存
    lambda 函数的语法示例:
    lambda i: i * 2
    lambda i: True if i % 2 == 0 else False
"""
# 定义一个函数, 处理参数并返回结果
def func(num):
    # 若参数为偶数, 则返回 True
    return num * 2
# 通过 map 将处理后的元素合成 new_iterable
r = map(func, range(10))
print(list(r)) # 通常迭代器是循环输出, 也可以强转成 list 类型, 不建议, 这里是示例, 不纠结
# 上边的写法等价于
r = map(lambda i: i * 2, range(10))
print(list(r))map
"""
    filter 函数的语法为:
    new_iterable = filter(funcName, iterable)
    将 iterable 中的元素依次通过函数处理, 若返回值为 True, 元素存入 new_iteralbe, False 则不存
    lambda 函数的语法示例:
    lambda i: i * 2
    lambda i: True if i % 2 == 0 else False
"""
# 定义一个函数, 如果参数满足条件, 则返回值为 True, 反之为 False
def func(num):
    # 若参数为偶数, 则返回 True
    if num % 2 ==0: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通过 filter 判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元素合成 new_iterable
r = filter(func, range(10))
print(list(r)) # 通常迭代器是循环输出, 也可以强转成 list 类型, 不建议, 这里是示例, 不纠结
# 上边的写法等价于
r = filter(lambda i: True if i % 2 == 0 else False, range(10))
print(list(r))"""
	print(*args[,sep=’ ‘,end=’\n’,file=None,flush=False)]
	- sep 间隔符, 默认为空格
	- end 结束符, 默认为换行符
	- file 不填则输出到屏幕, 否则填写文件句柄, 输出到文件
	- flush 是否立即刷新
"""
# 最普通的用法, 位置参数不限
print(1, "2", 3)
# 可以设定分隔符
print(1, "2", 3, sep="-")
# 可以设定末尾的结束符
print(1, "2", 3, end="...\n")
# 可以将结果输出到可写的文件句柄
with open("a.txt", mode="w") as f:
    print(1, "2", 3, sep="-", end="...\n", file=f)
# 可以设置立即刷新缓冲区, 写入输出
import time
for i in range(10):
    print("**", end="",flush=True)
    # 模拟延迟为 0.2 秒
    time.sleep(0.2)zip
"""
    将多个 iterable 按索引和参数顺序组成新的 iterable
    结果类型为 zip[tuple, tuple, ...]
    tuple 的元素为 (arg1[0], arg2[0], arg3[0]), (arg1[1], arg2[1], arg3[1], ...)
    zip 组合 dic 类型时不会报错, 但是只会组合 dic 的 key
	长度为最小 iterable 的长度
    zip 类型不能直接 list() 展开
"""
# 三个 iterable
a = [1, 2]
b = [[1, 2, 3], [2, 3, 4], [3, 4, 5]]
c = {"aa": 1, "bb": 2}
# 使用 zip 拼接
r = zip(a, b, c)
for i in r:
    print(i)
# 结果为:
# (1, 'a', [1, 2, 3], 'aa')
# (2, 'b', [2, 3, 4], 'bb')
# 示例: 结合 map 使用, 可将两个 list 合成一个 dict
k = ["a", "b"]
v = [1, 2]
r = map(lambda t: {t[0]:t[1]}, zip(k, v))
for i in r:
    prin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