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前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1 包括内容
- 经济可行性:
- 成本效益分析
- 净现值分析
- 投资回收期与投资回报率
- 技术可行性:
- 技术:现有的技术能力和行业发展现况是否支持系统目标的实现
- 资源:人员、技术积累、构件库、软硬件条件是否支持项目的实施
- 目标:调整项目目标,包括功能、性能和约束
- 法律可行性:
- 专利法
- 著作权法
- 行业相关法律
- 用户使用可行性:
- 管理可行性:行政管理和工作制度
- 运行可行性:使用人员的素质和培训要求
2 必要环节
系统可行性分析是所有项目投资、工程建设或重大改革在开始阶段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参考《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8567-2006),工作产出是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3 工作步骤
3.1 复查系统目标和规模
产品经理眼中的需求规格书和解决方案经理眼中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处于不同维度,文档面向对象和解决问题侧重点不同,对于解决方案经理来说,对系统目标、规模、相关约束和限制条件作出更加细致的定义,确保系统分析师正在解决的问题确实是投资者要求他们解决的问题。
3.2 分析现有系统
通过描述现有系统的高层系统流程图,分析现有系统能做什么。推荐使用传统、易用的TFD(Transaction Flow Diagram),适合用于反映事物处理类型的业务过程,对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处理细节缺乏足够的表现手段,这一特点与分析现有系统时,只需了解系统做了什么而不用关心系统实现细节的要求相吻合,TFD可以简明扼要地如实反映实际业务流程。
3.3 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 从现有系统的物理模型出发,导出现有系统的逻辑模型,推荐使用DFD,表达出对新系统的设想
- 对新系统建模:
- DFD的0层图就是系统上下文关系范围图
- 系统的数据模型E-R图
- 用例模型UML的用例图
- 领域模型UML的包图
- 输入/处理/输出(IPO)图
3.4 用户复核
访谈、现场观摩、对现有系统分析,直至用户确认了新的系统模型。
3.5 提出并评价解决方案
- 从系统的逻辑模型出发,导出若干较高层次的解决方案
- 候选系统方案矩阵
- 可行性分析矩阵
3.6 确定最终推荐的解决方案
从经济、技术、法律、用户使用可行性进行阐述最终确定的推荐方案
3.7 草拟开发计划
粗略开发计划包括资源、人员、时间进度,是立项后《项目开发计划》的基础。
3.8 编制和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使用LaTex提高编写格式文档效率,持续更新LaTex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地址,效果如下:
\documentclass[a4paper,oneside]{article}
\usepackage{ctex}
\usepackage{titlesec}
\titleformat{\section}{}{}{0em}{\bfseries}
\titleformat{\subsection}{}{}{0em}{\bfseries}
\setlength{\leftskip}{2cm}
\usepackage{fontspec}
\setmainfont{Times New Roman}
\usepackage{geometry}
\geometry{left=2.5cm,right=2cm,top=2.5cm,bottom=2cm,includefoot,xetex}
\usepackage{type1cm}
\usepackage{times}
\begin{document}
\author{BarberQiao}
\title{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date{2025-01-02}
\maketitle
\input{chapters/引言}
\input{chapters/引用文件}
\input{chapters/可行性分析的前提}
\input{chapters/可选的方案}
\input{chapters/所建议的系统}
\input{chapters/经济可行性}
\input{chapters/技术可行性}
\input{chapters/法律可行性}
\input{chapters/用户使用可行性}
\end{document}
持续更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