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那之前的账号和权限这个我们已经差不多结束啦,这章就给拐友们玩玩磁盘和文件这一块,肯定比之前的好玩很多,欸嘿嘿

目录
一.磁盘的简述
1.磁盘的物理结构和数据结构:
物理结构分为:盘片和磁头
数据结构分为:扇区(其中每个扇区存放521字节),磁道和柱面
2.磁盘的结构:
硬盘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
可以用柱面/磁头/扇区来唯一定位磁盘上每一个区域
磁盘接口类型:IDE,SATA,SCSI,SAS,光纤通道。
3.MBR与磁盘分区的表示:
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
1.MBR位于硬盘第一个物理扇区处
2.MBR中包含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
3.分区表有4个分区记录区,每个分区记录区占16个字节
举个例子:/dev/hda5
| dve | 硬件设备所在的目录 |
| hd | hd设备表示IDE设备 ,sd表示SCSI设备 |
| a | 硬盘的顺序号,以字母号abc表示 |
| 5 | 分区的顺序号,以数字123表示 |

四.磁盘分区结构表示:
1.硬盘中的主分区数目只有4个
2.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序号限制在1-4
3.扩展分区再分为逻辑分区
4.逻辑分区的序号将始终从5开始
二.文件系统类型
XFS文件系统
存放文件和目录数据的分区
高性能的日志型文件系统
CentOS 7系统中默认使用的文件系统
SWAP,交换文件系统
为Linux系统建立交换分区
Linux支持的其他文件系统类型
FAT16,FAT32,NTFS
EXT4,JFS。。。。
三.检测并确认新硬盘----fdisk命令
fdisk命令:查看或管理磁盘分区
fdisk -l【磁盘设备】
或fdisk 【磁盘设备】
查看磁盘的分区:
| fdisk -l | 查看硬盘的整体情况和分区情况 |
| Device(设备) | 分区的设备文件名称 |
| Boot | 是否是引导分区。若是,则有"*"标识 |
| start | 该分区在硬盘中的起始位置(柱面数) |
| End | 该分区在硬盘中的结束位置(主面数) |
| Blocks | 该分区在硬盘中的结束位置(主面数) |
| Id | 分区对应的系统ID号。例如,83表示Linux中的XFS分区或EXT4分区、8e表示LVM逻辑卷 |
交互模式中的常用命令:m,p,n,d,t,w,q
| 指令 | 含义 |
| m | 获取帮助菜单 |
| p | 显示当前磁盘的分区表 |
| n | 增加一个新的分区 |
| d | 删除一个分区 |
| t | 改变分区的类型 |
| w | 保存修改结果并退出fdisk程序 |
| q | 退出fdisk程序,不保存任何修改 |
ps:p是主分区,e是扩展分区,l是逻辑分区
接下来给拐友们举个例子:
在查看硬盘之前我们得先在虚拟机创个硬盘:
首先fdisk -l查看一下硬盘:

然后我们进入交互模式输入/dev/sdb:

接下来就是根据指令我们尝试划分一下磁盘,首先是m:

然后我们n新建一个分区:



d是删除一个分区

最后w保存一下

四.创建文件系统命令mkfs--mkswap
1.mkfs命令(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相当于你要把分的这个区格式化才能用)
格式:mkfs -t 文件系统类型 分区设备
mkfs -t xfs /dev/sdb1
mkfs.xfs /dev/sdb1
举个例子:我们先格式化分区一

因为格式化不能直接使用,我们先要把它挂载,首先创建一个目录,然后把它挂载到这个目录上

最后查看一下那个目录就好了

2.mkswap命令 (创建交换文件系统)
给拐友们举个例子:
首先先查看一下磁盘信息

然后是输入-l查看分区号

接下来我们把分区5的类型改一下,在输入p查看

之后我们要格式化这个分区

然后以树形查看磁盘分区(ps:swapoff关闭交换空间)

最后查看根目录下的文件以友好的方式

五.挂载,卸载文件系统命令mount---umount
mount命令:
挂载文件系统,ISO镜像到指定文件夹
mount【-t 类型】 存储设备 挂载点目录
mount -o loop ISO镜像文件 挂载点目录
umount命令:
卸载已挂载的文件系统
umount 存储设备位置
umount 挂载点目录
六.设置文件系统的自动挂载
/etc/fstab配置文件
包含需要开机后自动挂载的文件系统记录(相当于Linux操作系统在每次开机时,会自动读取/etc/fstab文件的内容,自动挂载所指定的文件系统)
vim /etc/fstab
/dev/sdb1 /opt xfs defaults 0 0
/dev/sr0 /mnt iso9660 defaults 0 0
blkid 查看设备UUID
总结:管理磁盘和分区
创建文件系统
挂载,卸载文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