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工件过程


1、检测规划
基准、被测要素→工件摆放、测头角度
2、测头校准(见附件)
3、工件坐标系
手动建立(定位)→自动建立(基准)
4、自动测量
5、几何构造
6、尺寸评价
7、报告输出
2.新建




3.建立坐标系需知


坐标系建立3-2-1(手动建立)
1、将面-线-点手动触测出来
2、点击新建坐标系(Ctrl+A/t+A)


3、①面作为找正和原点(找正方向是面矢量相对机床坐标系的方向,再作为垂直轴线的原点)
②线作为旋转(围绕平面找正的方向旋转到线的矢量方向,再作为垂直轴线的原点)
③点就只作为原点(垂直轴线的原点)
4、确定生成A1

在自动建立之前先设置安全平面


1、开启DCC自动模式(快捷键A/t+A)

2、点击上方的编辑-参数设置-参数(快捷键F10)

3、设置安全平面的方向(一般是测针的反方向)
4、设置安全平面的安全值(一般高于零件10毫米)
5、勾上激活安全平面(开)

6、点击确定之后出现的指令

7、确定之后在安全平面指令之下的所有特征都会有一句- “ 移动/安全平面”

坐标系建立3-2-1(自动建立)
1、将面触测出来
2、只用一个面作为找正和原点-确定生成A2


3、将线、点触测出来
4、将线和点设置旋转和原点-确定生成A3.


3.自动测量-圆

需注意的地方是:
1、测点
2、深度
3、螺距
4、工作平面
RE:工作平面可以理解为视图方向

自动测量-圆柱


需注意的地方是:
1、每层测点
2、深度
3、结束深度
4、层
5、螺距

自动测量-圆锥

需注意的地方是:
1、每层测点
2、深度
3、结束深度
4、层

自动测量-球

需注意的地方是:
1、起始角2
2、终止角2
3、总测点数
4、行

5.构造特征-点

1、选择需要相交的直线
2、构造方式选择相交,就可以得出一个相交点
构造特征-线
1、先把线需要用到的点单独触测出来

2、将所有的点都选上,构造方式-最佳拟合重新补偿

构造特征-面
1、先把面需要用到的点单独触测出来

2、将所有的点都选上,构造方式-最佳拟合重新补偿

构造特征-圆
1、选择需要构造的圆
2、构造方式选择最佳拟合或者最佳拟合重新补偿,就可以得出一个由圆心组成的圆

6.尺寸评价—位置

位置尺寸评价框常用功能:
1、ID名称
2、XYZ和直径
3、上下公差
4、理论尺寸

尺寸评价—位置度

点击“+添加基准”


按照图纸设置基准,例如将平面A设为A基准,平面2设为B基准,平面3设为C基准

这个时候选择需要测的元素,再点击“+”添加基准,设定好公差点,点击确定即可
尺寸评价—距离

1、编辑尺寸ID(使用默认也可以)
2、选择需要评价的与元素
3、输入上下公差和标称值
4、按特征-垂直于
确定即可

1、选择需要评价的元素
2、输入标称值
3、输入公差确定即可

尺寸评价—轮廓度
首先在被测表面测量很多点

将所有的点构造一般特征组



选择需要测量轮廓度的特征,输入公差即可(部分轮廓度需要基准)

尺寸评价—对称度
例子:评价下图所示的对对称度
在被测平面上测量至少三个点,并分别记录为点1-点6,将6个点构造特征组
测量基准平面,并构造中分面1,工作平面转成Z+评价对称度

使用构造一般特征组,然后一一对应的来选点,1对用4,2对应5,3对应6。然后点击创建


然后构造基准面的中分

将中分面设为基准

选择被测和基准再输入公差即可
6.报告输出
视图-报告窗口(勾上)

勾上之后就会出现报告窗口

报告窗口最常用的三种形式

报告窗口编辑


报告保存

快捷键(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