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nux目录结构:根分区/下挂载不同的文件目录
-  

 -  
/ 根目录:整个目录结构的起点 === 相当于win中:我的电脑
-  
linux采用 mnt挂载方式把1个分区和1个目录联系起来,操作目录就是操作分区
 
 -  
 -  
/boot目录:启动Linux的核心必须文件(内核、镜像文件、引导程序、配置文件等) === 该文件破坏有可能让服务器瘫痪
 -  
/bin 、/sbin:命令目录:二进制文件、可执行程序文件(如 shutdown)
- /bin:命令目录
 - /sbin:管理命令目录
 
 -  
/dev:硬件设备文件(系统所需的外设)=== 磁盘,光驱,软驱,鼠标都是设备文件。hd、sd开头的文件
 -  
/etc:配置文件目录 === 相当于win中:注册表
-  
如:安装apache,需要配置apache的配置目录; 大部分安装程序文件,都在etc下配置
 -  
如:etc/rc.d目录:启动配置文件和放脚本的目录;( 机器一启动,就读取这些配置文件)
 
 -  
 
- /home/username、/root:用户家目录(普通用户、管理员数据分开) 
  
- /home/username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
 - /root:root用户的家目录
 
 - /lib:标准程序设计库,又叫动态链接共享库(共享库文件,类似 win下的dll链接库)linux下可执行程序的共享链接库
 - /tmp:公用的临时文件存储点;每个用户都要写这个目录,全局可写,权限为t,防止用户互相操作对方的文件
 - /mnt:挂载外部设备文件系统 === 移动硬盘,光驱等,需要人工挂载
 - /opt:默认是空,一般放第三方软件,如:office,数据库之类
 - /proc:虚拟文件系统,是内核内存的映射(进程) 
  
- 内核进程记录的信息,为内存中的内容信息
 - 该目录不占用任何硬盘空间,大小为0
 
 - /var:动态变化的数据(数据库、日志等):各种服务的日志文件的存放目录
 - /usr:用户公共应用程序和文件(如:配置资料、文档、工具等) 
  
- /usr/bin、/usr/sbin:系统预装的其它命令(如:应用程序)
 - /usr/doc:linux文档
 - /usr/include : 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头文件
 - /usr/lib: 常用的动态链接库和软件包的配置文件
 - /usr/src:Linux内核源代码目录
 - /usr/local/bin:本地增加的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