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
 第2章
 2.1节
 1.MBR是主引导记录的简称。
 2.文件系统的建立是在高级格式化阶段。
 3.硬盘需要经过低级格式化、分区、高级格式化才可以使用。
 4.MBR不属于某个操作系统。
2.2节
 1.MBR位于0柱面、0磁头、1扇区。
 2.DPT是磁盘分区表的简称。
 3.DPT包含64字节。
 4.关于MBR与EBR表述正确的是 结束标记都是“55 AA”;都有磁盘分区表。
 5.一块硬盘最多可以有四个主分区。
第3章
 3.1
 1.根目录占用第2号簇。
 2.以下属于Windows文件系统的是()FAT32、NTFS、ExFAT
 3.以下各部分属于FAT32文件系统的是()FAT、DBR、FDT、DATA
 4.FAT32文件系统的数据区包含()根目录、子目录、数据
 3.2
 1.DBR由()部分组成。五部分
 2.DBR的结束标记为()55 AA
 3.关于DBR的说法正确的是()占用一个扇区512字节;由5部分组成;结束标记55 AA。
 3.3
 1.系统定位FAT1需要从DBR中的BPB中读取()保留扇区数
 2.FAT2所在扇区的计算公式为()保留扇区数+FAT1所占扇区数
 3.BPB包含以下哪些内容()保留扇区数、FAT个数、FAT占用的扇区数、根目录的起始簇号。
 3.4
 1.FAT是()的简称。文件分配表
 2.FAT表中的每一个FAT表项由()个字节组成。4
 3.FAT表中的文件结束标记为()FF FF FF 0F
 4.FAT表的特点为()结束标记为FF FF FF 0F;前两个簇被系统占用;每个FAT表项32位;一个FAT表项表明了一个文件占用的一个簇号,并指向下一个簇号的位置。
 5.FAT表记录文件占用簇的情况,所有文件占用的簇都是连续且相邻的(错误)
 3.5
 1.FDT是()的简称。文件目录表
 2.FDT中不包含()信息。簇的占用情况
 3.FAT32最大支持单个文件的大小是()4G
 4.FDT包括()信息。文件名、扩展名、文件大小、首簇号。
 5.根目录占用2号簇。
 3.6
 1.短文件名需要符合8.3规定,其中8表示()。文件名不能超过8个字符。
 2.长文件名目录项标记为0F H。
 3.长文件名中的字符采用()编码。Unicode
 4.FAT32文件系统支持长文件名。
 3.7
 1.“.”目录项表示 子目录本身。
 2.“…”目录项表示 上一级目录(父目录)
 3.如果上一级目录(父目录)为根目录,则其父目录簇号被置()0
 3.8
 1.删除与完全删除两种方式,哪种删除后入回收站。(删除)
 2.彻底删除一个文件后,FAT32文件系统各部分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文件目录项第一个字节改为“E5”;簇的高两个字节清空;FAT表中对应的簇链清空。
 3.删除与完全删除一个文件,效果一样,对数据恢复没有影响。(错误)
第4章
 4.1
 1.NTFS中的MFT是(主文件表)
 2.NTFS利用(B+树)文件管理方法来跟踪文件在磁盘中的位置
 3.NTFS文件系统优点()
 文件读取速度快、安全性高、磁盘配额、错误预警。
 4.NTFS不支持长文件名。(错误)
 5.NTFS安全性与稳定性出色,不易产生碎片(正确)。
 4.2
 1.簇的大小不一定非得是扇区的整数倍(错误)
 2.FAT32是以簇为单位进行文件存取的,而NTFS是以扇区为单位。(错误)
 3.元数据文件占据着MFT的前16项文件记录。
 4.MFT由文件记录组成,每个文件记录占用2个扇区。
 4.3
 1.NTFS中,DBR存在于哪个元数据文件中。()”表示该文件是系统隐藏文件,用户无法访问和修改。
 4.4
 1.MFT中单个文件记录大小为1KB。
 2.文件记录的结束标记为FF FF FF FF
 3.文件记录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文件记录头、属性列表、结束标记。
 4.NTFS文件系统下,并不是所有的文件在MFT中都有文件记录。
 5.文件记录表中的属性列表内的属性数量是固定的,每个文件都一样。
 4.5
 1.文件记录的标志为(FILE)
 2.文件记录头中的16H处记录着文件状态标记,如果某一文件被删除,则此文件对应的标记变为00H。
 3.NTFS中系统分配给文件记录的长度为(1KB)。
 4.MFT中的每个文件记录都有编号,从0开始,0号为STANDARD_INFORMATION)属性
 2.NTFS采用(64)位来记录时间信息。
 3.10H属性包括(文件创建时间、最后修改时间、传统文件属性)信息。
 4.NTFS保存时间的精度比FAT32高。
 4.9
 1.30H属性是用来存储(文件名)
 2.30H属性中文件名采用(Unicode)编码
 4.10
 1.80H属性存储着文件的(数据)信息。
 2.某文件的run list结构为“22 03 4E 6F 72”,则此数据的起始簇号为(72 6FH)。
 4.11
 1.90H存储文件的(索引根)信息
 2.如果目录太大,不能够存储在索引根中,则会增加的两个属性为(A0 H和B0 H)
 3.90H总是常驻属性。
 4.12
 1.A0H属性是(索引分配)属性。
 2.索引缓冲区的标识为(INDX)
 3.A0H属性存储着组成索引B+树目录所有子节点的定位信息。
 4.A0H属性也是Runlist所描述的数据流,也是就NTFS的B+树的索引缓冲区。
 4.13
 1.B0H是(位图)属性
 2.NTFS用(1)位来表示一个簇的占用情况。
 4.14
 1.NTFS文件系统彻底删除一个文件后,所属文件记录头中的状态为由01变为(00)
 2.NTFS文件系统下彻底删除一个文件,删除前后有变化的结构为()
 文件记录头状态标记位、根目录中的目录项、该文件数据占用的簇。
 3.NTFS文件系统彻底删除文件后文件记录中的80H属性清空。(错误)
 4.NTFS文件系统彻底删除一个文件后,数据区被清空,因此无法恢复。(错误)
 第5章
 5.1
 1.RAID全称是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2.RAID的优点()容量大、速度快、安全性高
 3.RAID不如单个大硬盘可靠性高(错误)
 5.2
 1.RAID分级技术包括()分条、镜像、奇偶校验‘
 2.以下属于RAID分级的是(RAID0、RAID1、RAID3、RAID5)
 3.RAID5应用广泛,因此比其他分级在安全性、可靠性、磁盘利用率等各方面都要优秀(错误)
 4.RAID各个等级各有优缺点,都有其适合的应用场景。
 5.3
 1.磁盘利用率最高的是(RAID0)
 2.磁盘利用率最低的是(RAI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