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4 Turbo 功能
- Token更长(很好,但影响不是很大,一次传那么多也很贵)
 - JSON响应,对程序更友好(GPT3.5的JSON已明显好于其它模型,更进一步)
 - 检索功能+分析资料+2023.4月知识库(之前这些功能由外围提供,纳入外围)
 - 多模态集成(之前大家自行实现,降维打击,构建生态)
 - GPT-4 find-tuning(不知道能做成什么样?如何收费?)
 - 速度x2, 版权问题,定价1/3 (真材实料)
 
开发
- 与周边产品结合:执行程序
 - Agent & 定制
 - GPT商店,demo一些应用场景
 - 更丰富的API,集成了之前的外围功能,可以和函数交互,和文档交互,历史记录
 - 新的交互的方式,像一个身边的助手,除了问答,还可以作为agent执行操作,接入应用
 
一些思考
- 看了两遍,第一遍挺震惊的;冷静下来又细看了一下
 - 作为OPENAI,做到GPT-4之后,相当于做完80%,剩余的20%在模型层面很难提升;底层建设得差不多了;似乎将注意力从研究转向了应用和服务
 - 我们解决旧问题的时候,需要变换一些新的思考方式
 - 做新功能时不妨先用GPT试试能否直接解决
 - 程序员后面可能更关注需求,交互,架构,而把实现细节交给机器
 - 理论上每个模块都可以交给机器,但似乎就是差了点儿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