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查看环境变量
- 二,环境变量类型
- 三,设置环境变量
- 四,参考资料
一,查看环境变量
在 Linux中,环境变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环境变量可以由系统、用户、Shell 以及其他程序来设定。变量就是一个可以被赋值的字符串,赋值范围包括数字、文本、文件名、设备以及其他类型的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Linux 系统中环境变量的名称一般都是大写的,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
1,使用 echo 命令查看单个环境变量,例如:echo $PATH;使用 env 查看当前系统定义的所有环境变量;使用 set 查看所有本地定义的环境变量。查看 PATH 环境的实例如下:

使用 unset 删除指定的环境变量,set 也可以设置某个环境变量的值。清除环境变量的值用 unset 命令。如果未指定值,则该变量值将被设为 NULL。示例如下:
$ export TEST="Test..." # 增加一个环境变量 TEST
$ env|grep TEST # 此命令有输入,证明环境变量 TEST 已经存在了
TEST=Test...
unset TEST # 删除环境变量 TEST
$ env|grep TEST # 此命令没有输出,证明环境变量 TEST 已经删除
2,C 程序调用环境变量函数
-
getenv(): 返回一个环境变量。 -
setenv():设置一个环境变量。 -
unsetenv(): 清除一个环境变量。
二,环境变量类型
1,按照变量的生存周期划分,Linux 变量可分为两类:
- 永久的:需要修改配置文件,变量永久生效。
- 临时的:使用
export 命令声明即可,变量在关闭 shell 时失效。
2,按作用的范围分,在 Linux 中的变量,可以分为环境变量和本地变量:
- 环境变量:相当于全局变量,存在于所有的 Shell 中,具有继承性;
- 本地变量:相当于局部变量只存在当前 Shell 中,本地变量包含环境变量,非环境变量不具有继承性。
环境变量名称都是大写,常用的环境变量意义如下所示。
-
PATH:决定了 shell 将到哪些目录中寻找命令或程序 -
HOME:当前用户主目录 -
HISTSIZE:历史记录数 -
LOGNAME:当前用户的登录名 -
HOSTNAME:指主机的名称 -
SHELL:当前用户 Shell 类型 -
LANGUGE:语言相关的环境变量,多语言可以修改此环境变量 -
MAIL:当前用户的邮件存放目录 -
PS1:基本提示符,对于 root 用户是 #,对于普通用户是 $
三,设置环境变量
设置环境有多种用途,比如配置交叉编译工具链的时候一般需要指定编译工具的路径,此时就需要设置环境变量。
在 Linux 中设置环境变量有三种方法:
1,所有用户永久添加环境变量: vi /etc/profile,在 /etc/profile 文件中添加变量。
-
vi /etc/profile # 通过这种方式,在关闭 xshell后,添加的环境变量不生效 - 文件末尾添加:
export PATH="/usr/local/cuda/lib64:$PATH" -
source /etc/profile # 激活后,环境变量才可永久生效
2,当前用户永久添加环境变量: vi ~/.bash_profile,在用户目录下的 ~/.bash_profile 文件中添加变量。
-
vim ~/.bashrc # 编辑 .bashrc 文件,在关闭 xshell 后,添加的环境变量仍然生效 - 文件末尾添加:
export PATH="/usr/local/cuda/lib64:$PATH" -
source ~/.bashrc
3,临时添加环境变量 PATH: 可通过 export 命令,如运行命令 export PATH=/usr/local/cuda/lib64:$PATH,将 /usr/local/cuda/lib64 目录临时添加到环境变量中。查看是否已经设置好,可用命令 export 查看。
前面两种方法可以通过 echo $PATH 命令查看终端打印结果是否有添加的路径,来确认已经设置好环境变量。
四,参考资料
Linux环境变量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