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英特尔架构

全栈顾问 2022-03-11 阅读 121
架构

近日,以x86架构为主的英特尔宣布加入RISC-V 国际基金会,成为高级会员。并设立了10亿美元基金用于扶持初创和成熟企业进行代工生态的创新,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将用于RISC-V。

看到这个消息我真是有点懵, Intel ,那可是靠着x86指令集在吃饭的公司啊,居然也要加入RISC-V这个开放标准的指令集架构了。

前有微软热爱Linux , 现有Intel 拥抱RISC-V,WinTel联盟,一个软件一个硬件,殊途同归,都拥抱了开源。

真是应了那句话,既然干不掉你,就选择加入你。

1

40多年前,Intel 还在做DRAM,被日本的半导体公司搞了个半死,被迫转移阵地,把主业移到CPU的设计制造上来。

当时的CPU市场可不是Intel一家独大,有几个强悍的竞争对手摩托罗拉的68000(被苹果电脑使用) ,德州仪器 TMS9900,IBM 801等。

幸运的是,Intel的8088CPU有着低成本优势,这让它和微软的DOS一起,获得了IBM的青睐,搭上了IBM PC的顺风车

IBM PC一经推出,大获成功,此后兼容机厂商们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但是为了和IBM PC兼容,处理器都是使用Intel公司的。

Intel 从此一路狂奔,相继推出286,386,486,最终一雪前耻,超越了日本所有半导体公司,坐上头把交椅。

但是在八九十年代,Intel CPU在大家心目中还是低性能处理器,只能在PC上作威作福,一旦到了高性能工作站和服务器领域,只能让位给精简指令集(RISC)了。

具有代表性的RISC指令集有DEC的 Alpha,IBM的POWER、SGI的MIPS、Sun 的SPARC,还有伯克利的RISC--就是它进化成了后来开源的RISC-V。


————————————————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