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Python学习】内置函数(不断更新)

关于常用在for循环中的range函数

python range() 函数可创建一个整数列表,一般用在 for 循环中。

函数语法
range(start, stop[, step])
参数说明:

start: 计数从 start 开始。默认是从 0 开始。例如range(5)等价于range(0, 5);
stop: 计数到 stop 结束,但不包括 stop。例如:range(0, 5) 是[0, 1, 2, 3, 4]没有5
step:步长,默认为1。例如:range(0, 5) 等价于 range(0, 5, 1)

实例
>>> range(10) # 从 0 开始到 10
[0, 1, 2, 3, 4, 5, 6, 7, 8, 9]
>>> range(1, 11) # 从 1 开始到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 range(0, 30, 5) # 步长为 5
[0, 5, 10, 15, 20, 25]
>>> range(0, 10, 3) # 步长为 3
[0, 3, 6, 9]
>>> range(0, -10, -1) # 负数
[0, -1, -2, -3, -4, -5, -6, -7, -8, -9]
>>> range(0)
[]
>>> range(1, 0)
[]
以下是 range for 中的使用,循环出runoob 的每个字母:

>>> x = 'runoob'
>>> for i in range(len(x)) :
... print(x[i])
...
r
u
n
o
o
b
>>>

内置函数:id() 

可以返回一个对象的内存地址,经常用来在复制一个变量后,检验两个变量之间是引用的关系还是调用了.copy()的深复制。

 

内置函数:list()

可以将一个元组快速的转化成list形式:

aTuple = (123, 'xyz', 'zara', 'abc');
aList = list(aTuple)

 

内置函数:type()

也是很常用的一个函数,在编译出错时经常用来进行调试工作,因为这样可以快速找到具体是哪个地方可能元素类型不一致,这样可以很快的检查出来。

 

内置函数:str()

可以将元素的内容整体转化成一个字符串,

【Python学习】内置函数(不断更新)_字符串

 

内置函数:len()

调用这个函数可以返回对象长度。对象可以是list,可以是字符串,可以是narray

【Python学习】内置函数(不断更新)_python_02

 

内置函数:set()

可以用来去重。类似C++

 

内置函数:dir()

查看可用属性,在忘记函数api调用接口的时候,十分实用。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