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意:第一行给出窗口数量N,黄线内最大容量M,顾客的数量为K,查询顾客的编号数量为Q。
解析来K个数字表示顾客所花费的时间
在接下来Q行表示顾客离开的时间为多少。
题解:建立顾客结构体,利用队列进行先进先出。根据时间进行循环,完成三步,在服务开始之前,进入黄线,进入黄线之前,判断是否有人离开。因此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
1.判断是否有人离开,离开时间与循环的时间相等,此时离队。
2.判断黄线内是否缺人,缺任则在黄线外的顾客入队。
3.进行服务,赋值当前时间+服务所需的时间。
详细代码样例:
//输入四个数字,分别是窗口数N,黄线最大容量M,顾客数量K,查询数量Q
//接下来k个数字表示顾客所花费的时间
//再接下来Q个数字表示查询顾客离开的时间
//找到顾客离开的时间,根据查询信息输出即可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comstom{
int time_process,leave_time=0;
};
int main(){
int N,M,K,Q,i,j,cursor=1;
cin>>N>>M>>K>>Q;
comstom c[1001] ;
queue <int> q[N];//N个黄线
for(i=1;i<=K;i++){
cin>>j;
c[i].time_process = j;
}//数据存储完毕
for(int Time=480;Time<1020;Time++) {//从八点开始遍历,遍历1020分钟就是下午五点,这个时间点还没无服务完成,则不进行服务
// 开始服务开始服务之前 先进入黄线 进入黄线之前又要判断是否有人要离开
//因此先判断是否有人要离开
for(i=0;i<N;i++) {
if(q[i].size()) {//如果队列有人
j=q[i].front();
if(c[j].leave_time==Time){
q[i].pop();
}
}
}
//接下来判断是否要进入黄线 这个地方是最难理解的
for(i=1;i<=M;i++){//从黄线容量按列开始查
for(j=0;j<N;j++){//遍历第i行 一个窗口一个窗口查过去
if(q[j].size()<i){//
if(cursor<=K){
q[j].push(cursor);
cursor++;
}
}
}
}
//黄线满人,开始服务 这个地方也很容易错
for(i=0;i<N;i++) {//从第零个窗口开始遍历过去,给大家服务
if(q[i].size()){
j=q[i].front();
if(c[j].leave_time==0){
c[j].leave_time = Time+c[j].time_process;
}
}
}
//开始查询遍历
}
while(Q--){
int temp;
cin>>temp;
if(c[temp].leave_time==0){
cout<<"Sorry"<<endl;
}else{
i=(c[temp].leave_time-480)/60+8;
j=(c[temp].leave_time-480)%60;
printf("%02d:%02d\n",i,j);
}
}
}
这道题难度着实有点大,尤其是第二步,想了很久才想通,需要仔细揣摩,第二步其实是先进行一排一排的遍历,这一排是否缺人,缺人就往这窗口将顾客入队。还有难点就是和正常想法不太一样,步骤理论是先服务再离队再进入黄线,实际上处理时时先离队再进入黄线,最后才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