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三坐标测量基础知识之建立坐标系的必要性

独兜曲 2022-06-07 阅读 42

要想正确的检测零件,有效报告测量数据,就必须建立一个正确工件坐标系, 以便在3D的空间内定义工件在测量机上的相对位置。

建立工件坐标系的三个步骤 建立工件坐标系,是指根据工件来设置投影面、轴的方向、原点的位置。

坐标系可以通过以下3 个步骤进行设置。

  1. 零件找正—基准面补正 测量平面:是指选择垂直于零件轴线的平面而不是垂直于CMM坐标轴的平面, 找正零件:即确定第一轴线(工件的空间倾斜的设置 ),使Z 轴与平面垂直;
  2. 旋转轴—基准轴补正 设置平面内的轴(例:XY面内的X轴/Y轴)的方向,使CMM的一轴与零件一轴线相互关联起来。
  3. 原点设置 原点位置的确定(例:X=0、Y=0、Z=0) 在测量了所需的特征后,即可创建坐标系。

定义基准元素时的注意事项 用于创建工件坐标系以及测量工件时的元素,在测量时应尽可能的大。
以下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选择至少三个不同的测量元素,可以全是面,但一定不是相同的面。
– 不要选择平行平面做为不同的基准(如立方体及圆柱的端面)。
– 对于每个元素,测量时的点尽可能分散(测量圆柱时,两个截面距离尽可能远)
– 第一基准必须是一个三维元素(如:平面、圆柱、圆锥、或一个球——如果其它球定义了三个零点)
– 第二基准一定是个二维元素(如线),也可以是三维元素(或圆、椭圆,如果其它元素在第一基准面上定义了坐标系原点中的两个位置。)
– 第三基准是一个典型的三维元素(点),但也可以选两维或三维的参考元素。

在评价对称度时,有时要借助坐标系生成基准面。有时要在被评价面上测点构造特征组来评价对称度,这些测量的点因为测头半径的补偿方向要与零件坐标系方向有关,所以需要坐标系。
建立零件坐标系是测量方法中的一个环节,通过建立零件坐标系来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元素也是我们的经常采用的方法。
在编写程序时使用的手动建立坐标系,自动建立坐标系等可以不一定要使用图纸基准,但有时评价距离、位置等需要零件的基准方向评价,所以要建立坐标系。在评价对称度时,很多情况下要用基准建立坐标系后生成基准面。
三坐标测量基础知识之建立坐标系的必要性_3d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