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面经之前,我想从个人感受上说两点很重要的场外因素:面试节奏和心理准备!。
作为一名即将求职的程序员,面对一个可能跟近些年非常不同的2021 年,你的就业机会和风口会出现在哪里?在这种新环境下,工作应该选择大厂还是小公司?已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老兵,又应该如何保持和提升自身竞争力,转被动为主动?
就目前大环境来看,跳槽成功的难度比往年高很多。一个明显的感受:今年的面试,无论一面还是二面,都很考验Java程序员的技术功底。
1、为什么使用redis
分析:博主觉得在项目中使用redis,主要是从两个角度去考虑:性能和并发。当然,redis还具备可以做分布式锁等其他功能,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分布式锁这些其他功能,完全还有其他中间件(如zookpeer等)代替,并不是非要使用redis。因此,这个问题主要从性能和并发两个角度去答。
回答:如下所示,分为两点
(一)性能
如下图所示,我们在碰到需要执行耗时特别久,且结果不频繁变动的SQL,就特别适合将运行结果放入缓存。这样,后面的请求就去缓存中读取,使得请求能够迅速响应。
题外话:忽然想聊一下这个迅速响应的标准。其实根据交互效果的不同,这个响应时间没有固定标准。不过曾经有人这么告诉我:"在理想状态下,我们的页面跳转需要在瞬间解决,对于页内操作则需要在刹那间解决。另外,超过一弹指的耗时操作要有进度提示,并且可以随时中止或取消,这样才能给用户最好的体验。"
那么瞬间、刹那、一弹指具体是多少时间呢?
根据《摩诃僧祗律》记载
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那么,经过周密的计算,一瞬间为0.36 秒,一刹那有 0.018 秒.一弹指长达 7.2 秒。
(二)并发
如下图所示,在大并发的情况下,所有的请求直接访问数据库,数据库会出现连接异常。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redis做一个缓冲操作,让请求先访问到redis,而不是直接访问数据库。
2、使用redis有什么缺点
分析:大家用redis这么久,这个问题是必须要了解的,基本上使用redis都会碰到一些问题,常见的也就几个。
回答:主要是四个问题
(一)缓存和数据库双写一致性问题
(二)缓存雪崩问题
(三)缓存击穿问题
(四)缓存的并发竞争问题
最后
既已说到spring cloud alibaba,那对于整个微服务架构,如果想要进一步地向上提升自己,到底应该掌握哪些核心技能呢?
就个人而言,对于整个微服务架构,像RPC、Dubbo、Spring Boot、Spring Cloud Alibaba、Docker、kubernetes、Spring Cloud Netflix、Service Mesh等这些都是最最核心的知识,架构师必经之路!下图,是自绘的微服务架构路线体系大纲,如果有还不知道自己该掌握些啥技术的朋友,可根据小编手绘的大纲进行一个参考。
如果觉得图片不够清晰,也可来找小编分享原件的xmind文档!
且除此份微服务体系大纲外,我也有整理与其每个专题核心知识点对应的最强学习笔记:
-
出神入化——SpringCloudAlibaba.pdf
-
SpringCloud微服务架构笔记(一).pdf
-
SpringCloud微服务架构笔记(二).pdf
-
SpringCloud微服务架构笔记(三).pdf
-
SpringCloud微服务架构笔记(四).pdf
-
Dubbo框架RPC实现原理.pdf
-
Dubbo最新全面深度解读.pdf
-
Spring Boot学习教程.pdf
-
SpringBoo核心宝典.pdf
-
第一本Docker书-完整版.pdf
-
使用SpringCloud和Docker实战微服务.pdf
- K8S(kubernetes)学习指南.pdf
另外,如果不知道从何下手开始学习呢,小编这边也有对每个微服务的核心知识点手绘了其对应的知识架构体系大纲,不过全是导出的xmind文件,全部的源文件也都在此!
本文已被CODING开源项目:【一线大厂Java面试题解析+核心总结学习笔记+最新讲解视频+实战项目源码】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