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泱泱中华文明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除汉族外,已确定民族成分的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分布在占全国总面积50%~60%的土地上。

 

72种左右,已经消亡的古代语言更是不计其数。说它“左右”是因为有的是语言还是方言不好界定,还有的语言可能还未发现。

 

  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全部转用汉语外,其他五十三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有些民族内部不同支系还使用着不同的语言(不包括转用或者兼用汉语的情况):瑶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高山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泰耶尔语、赛德语、邹语、沙阿鲁阿语、卡那卡那布语、排湾语、阿眉斯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邵语、萨斯特语、耶眉语共13种语言;景颇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景颇语、载瓦语;怒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怒苏语、阿侬语、柔若语;裕固族使用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门巴族使用门巴语、仓拉语。

 

 

  许多民族用本族文字记载本族的历史、文字、医学、宗教及其他文化宝藏,无文字的民族则以口头文学(诗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歌等)记载并传承着本民族的文化精粹。

 

--------------------------------------------------------------------------------

 

--  作者:妙语

--  发布时间:2008-6-2 10:42:24

-- 

数千年华夏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历经变迁,中外民族和古代诸民族间的迁徙、交融,形成今日中国民族语言的五大语系:

31个,分为:

 

19个民族,分为:

 


 

 

 

--------------------------------------------------------------------------------

 

--  作者:妙语

--  发布时间:2008-6-2 10:42:38

-- 

用其他民族的语言(主要是汉语,有些地方也使用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没有与本民族语言相一致的文字,一般使用汉字。属于这个类型的少数民族语言相当多,大约占语言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使用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

 

--  作者:妙语

--  发布时间:2008-6-2 10:43:02

-- 

二、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字

 

12个民族各有自己的传统文字。这些文字多数都有较长的历史,有的文字如藏文、彝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他文字也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们大部分已经有比较规范的习惯用法,使用范围较广,影响也较大。苗文和壮文虽然创制时间不长,但使用人数也较多。其中蒙古族使用一种竖写的拼音文字,通用于蒙古族地区。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还使用一种以通用的蒙古文为基础而适合卫拉特方言特点的拼音文字。云南傣族在不同地区使用4种傣文。上述15个民族共使用17种文字。

 

此外,傈僳族中大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群众,使用一种用大写拉丁字母及其颠倒形式的字母拼写傈僳语的文字,还有少数人使用当地农民创制的傈僳音节文字“竹书” 。云南省东北部一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群众使用一种把表示声、韵、调的符号拼成方块的苗文。云南佤族中信仰基督教的少数群众使用拉丁字母形式的佤文。壮族、白族和瑶族中还有一部分人使用在汉字影响下创制的方块壮字、方块白文和方块瑶字。

 

17种文字。

 

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由于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如傣语使用4种文字,景颇族使用2种文字,所以29个民族共使用54种文字。列表如下:

 

 

4种为新创)

10个民族制订了14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其中,分别为苗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4种文字方案,为哈尼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2种文字方案。后来又为景颇族的载瓦支系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载瓦文方案,为土族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文方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年代根据本民族的要求,又为白、独龙、土家、羌、基诺等民族设计了拼音文字方案。

 

    藏、彝、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傣等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字,有的文字如藏文、彝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他文字也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们大部分已经有比较规范的习惯用法,使用范围较广,影响也较大。苗文和壮文虽然创制时间不长,但使用人数也较多。

 

--------------------------------------------------------------------------------

 

--  作者:妙语

--  发布时间:2008-6-2 10:43:36

-- 

 

少数民族文字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有的民族在古代就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且从古至今一直使用这种文字。有的民族使用过古文字,其间又换用其他文字。有的民族使用几种文字,但由于历史的的各种原因,有的民族还没有创造和使用文字。新中国建立以前曾拥有和使用本民族文字的,有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傣、彝、俄罗斯、苗、纳西、水、拉祜、景颇、锡伯等民族。

 

少数民族文字大都是拼音文字,但在书写形式上各有不同,比如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书写;蒙古文、锡伯文是从上往下书写,行序从左往右;有的标点符号也不同,如藏文标点,短词和句尾用一条垂直线表示,章节段落结尾用双垂直线,全文结束用四条垂直线;蒙古文用一个点表示逗号,两点表示句号,段落末尾用四个点表示。

 

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帮助一些少数民族改进和创制了文字,先后对傣、彝、景颇、拉祜文字行了改革,同时采用拉丁字母帮助壮、布依、苗、黎、纳西、僳僳、哈尼、佤、侗等十几个民族设计了十四种文字方案,以便于书写、学习和印刷出版。目前,我国已正式使用和经国家批准推行的少数民族文字有19种,它们是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朝鲜文、壮文、哈萨克文、锡伯文、傣文、乌孜别克文、柯尔克孜文、塔塔尔文、俄罗斯文、彝文、纳西文、苗文、景颇文、僳僳文、拉祜文和佤文。

 

 

 

鄂温克族、布朗族、得昂族、普米族、保安族、裕固族、怒族、门巴族、珞巴族、畲族等民族都没有文字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