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韦东山】7天物联网智能家居实战训练营基础班-DAY5_网络基础

干自闭 2022-05-01 阅读 63

文章目录

  • List item

一、IP地址

IP地址:一个32位的用于表示主机的唯一标识,即一台设备分配一个IP地址,IP地址就可以标识这个设备且可分为:

  • 公有地址:互联网上的唯一地址,例如:服务器的登陆地址
  • 私有地址:局域网内设备的网络地址,例如:我本机电脑的地址
    其中常见的也有三类:
    1、A类:10.0.0.0-10.255.255.255(16777214个):常用于大中型企业
    2、B类:172.16.0.0-172.31.255.255(65534个):常用于大中型企业
    3、C类:192.168.0.0-12.168.255.255(254个):常用于家庭

二、端口

一个网络设备可以通过IP地址找到另外一个网络设备,但是如何找到想要的网络服务呢?

这需要端口,使用端口号来区分不同的引用程序,端口号的范围是0-65535,其中0-1023为系统保留,网页服务的端口是80,远程登录的端口是22

网络通信基础:IP地址+端口号

二、传输协议

我们知道两个设备的IP地址,如何进行数据传输,使用网络传输协议:

  • TCP:面向有连接的,双方需要先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确保数据可靠性,有客户端与服务器的区分,通信只能一对一,多用于文件传输(可靠传输)
    连接流程:
    1、复位:AT+RST
    2、模式设置:AT+CWMODE=3
    3、WiFi连接:AT+CWJAP=“SSID”,“password”
    4、查看IP:AT+CIFSR
    5、创建TCP连接:
    AT+CIPMUX=1;AT+CIPSERVER=1
    6、发送数据:AT+CIPSEND=32
    7、接收数据:+IPD,n:xxxxxxxxxx

  • UDP:面向无连接的,直接将数据传输过去,速度优先,不管是否接收到,没有客户端与服务器的区分,通信支持多对多,多用于直播(实时性)
    连接流程:
    1、复位:AT+RST
    2、模式设置:AT+CWMODE=1
    3、WiFi连接:AT+CWJAP=“SSID”,“password”
    4、查看IP:AT+CIFSR
    5、创建UDP连接:
    AT+CIPMUX=“UDP”;“IP”,9999,9999,2
    6、发送数据:AT+CIPSEND=32
    7、接收数据:+IPD,n:xxxxxxxxxx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