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要转行
Android不热门了,很多Android开发已经转行了,有的正走在转行的路上,还有的迟疑不决,到底要不要转呢?我们来分析下。
转什么最好
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不同,转的方向也会有所区别,转人工智能相关开发肯定是最好的,毕竟风口上的猪也能飞,跟着风口无可厚非。只可惜人工智能相关对学历和算法要求很高,最起码得是个硕士吧,而且这只是低配。那么大多数Android开发可以转的方向主要有前端、后端和python等等。我大概说一下:
1.转前端,这个是我认为最好转的一个方向,前端的理念很多都和Android类似,也可以作为Android的延伸,向大前端发展,如果对界面感兴趣的可以转前端试试。
2.转后端,后端这个就是完全的转行了,看似Java大家都会,但是后端的技术栈可不是只有Java,各种框架绝对叫你头大,很多人强调后端技术深,各种处理高并发看似十分有技术含量,不过这只是为数不多的公司在做。如果想要稳定的可以转后端试试。
3.转python,python最近真是很火,因为他跟人工智能发生了关联,其实大部分学python的没有搞什么人工智能相关,基本都是在搞爬虫。追求浪潮的可以转python试试。
不要轻易转行,要转就尽早转
转行有两种我认为是正常的,一种是行业消失或者没落了,个人无法施展才华。另一种是兴趣不在本行,因此转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而现在大部分转行纯属是为了跟风,为了那点钱,而忽略了长期的发展。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在35岁前是在加速期,35岁后是上升或者衰落期。以Android开发转前端来说,假设一个Android高级A同学转行前端会变为前端初级,这时从事前端的人都在加速提高,A同学要想赶超前面的拥有同样加速度的人是不可能办到的,这就导致他在转行前期极为被动,A同学还要保证在35岁前成为前端专家或者Leader才有可能在35岁后不进入衰落期,当然这时A同学的Android基本也就荒废了,很难成为专家。如果还想要在技术领域走的更远,就不要轻易的进行转行,如果想要转越早越好,越快越好,因为其他的竞争者都在加速提高,没人会停下等你的。
转行大部分都不是质变
一个开发的质变可以理解为在一个
领域的大幅提升,或者是不相关领域的跨界,举个例子:可以在Android领域由高级质变为了专家,或者是由一个高级开发升到了Leader,再或者跨界开始做了一些技术相关的培训、演讲、出书等等而被人所熟知。
凡是能帮助35岁后进入上升期的都可以看做是一次质变,而转行很少是质变,更多的是倒退回到原点重新出发,形象点来说,就是换了个不同的砖头接着搬砖而已(高技术含量的除外)。因此我们更应该去追求质变,而不是平行或者倒退,一次倒退可以承受,多次倒退就很难在35岁后进入上升期。
如何提升竞争力
看到这里,如果你还是想转行的话就不要看下去了,我们来说下Android如何提升竞争力。
选择一个细分领域
Android现在细分的领域非常多,前面说到的有应用开发、逆向安全、音视频、车联网、物联网、手机开发、SDK开发和智能电视盒子开发等等,在这些领域中选择一个并不断深入。比如音视频,在8年前我刚入门Android时,音视频就是闷声发大财了(PC端),工资高的令人乍舌,现在在移动端,音视频更是青出于蓝,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如果想要入门可以看看何俊林《Android音视频开发》。
尽量学习半衰期长的知识
知识半衰期指的是:随着知识更新周期变短,知识裂变速度加快,一个知识落伍的周期。知识半衰期长的职业都是越老越值钱的,比如英语老师和外科医生,知识更新慢并且几乎不会落伍。这一点我们程序员是绝对比不了的,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半衰期是比较短的,一个框架短短几年可能就会被淘汰,这也导致程序员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而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那么根据知识半衰期,有策略的进行学习就变得尤为重要。
上面的半衰期图不完全准确,但是却值得参考,如果你是其他的技术领域也可以参考这个半衰期图。这个图不是告诉我们不要去学RN和小程序,而是结合自身工作尽量学习半衰期长的知识。
做减法,尽量专精一门技术
现在的社会,技术分工越来越细,越细就意味着大部分企业(小作坊除外)需要专精的人才(最好是精通一门通多门)。你会发现身边脱颖而出的技术人大多都是靠一门技术,却很少看到会一堆技术却都不精通的冒出来。好比在武侠的世界,高手对决都在同一个时间段拿出看家武学,如果看家武学都不精,分分钟被虐,剩下的武学也无需拿出来献丑了。联想到现实版本就是去大公司面试Android,结果Android技术了解不深,被各种虐,剩下的前端技术、后端技术、python什么的,面试官也没兴趣了解了。
所以并不是你会的技术越多越好,一定要做好减法,先专精一门,然后再去学别的技术。
说说最近Android火热的技术
Android相关的火热技术最近几年也是频出,没事就在刷屏,我来说说对这些火热技术的看法。
- Kotlin,从知识的半衰期来看,这门语言非常值得学习,不过想要普及还是非常难,因为Kotlin还没有表现出非用它不可的竞争力,另外很多企业使用的成本比较高,大多数领导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会下力气推广。
- Flutter,从知识的半衰期来看,这个框架存在的时间相对不会长,目前也就一些有技术储备的公司去试验去尝试,如果自己公司技术储备不够,就贸然当小白鼠显然不是很明智。
这两个技术都建议大家来学习,但不要指望它们会给你增加什么太大竞争力,李四1周能学会,张三同样也能。
到底要深入学什么?
根据知识的半衰期,作为Android应用开发最应该学习的就是Java、App开发相关技术、Android系统底层源码、数据结构、设计模式、网络相关等等。
但是大部分实际开发中,算法是最不常用的,经常是为了面试去学的,那么剩下的内容都是需要深入学习的。
分享读者
被人面试过,也面试过很多人。深知大多数初中级Android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不成体系的学习效果低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我整理了一份阿里P7级别的Android架构师全套学习资料,特别适合有3-5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
主要包括阿里,以及字节跳动,腾讯,华为,小米,等一线互联网公司主流架构技术。如果你有需要,尽管拿走好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学习效率低,缺乏正确的指导,可以[加入资源丰富,学习氛围浓厚的技术圈一起学习交流吧]( )!
详细整理点击我的GitHub可见:[GitHub]( )
群内有许多来自一线的技术大牛,也有在小厂或外包公司奋斗的码农,我们致力打造一个平等,高质量的Android交流圈子,不一定能短期就让每个人的技术突飞猛进,但从长远来说,眼光,格局,长远发展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35岁中年危机大多是因为被短期的利益牵着走,过早压榨掉了价值,如果能一开始就树立一个正确的长远的职业规划。35岁后的你只会比周围的人更值钱。
最后
现在都说互联网寒冬,其实无非就是你上错了车,且穿的少(技能),要是你上对车,自身技术能力够强,公司换掉的代价大,怎么可能会被裁掉,都是淘汰末端的业务Curd而已!现如今市场上初级程序员泛滥,这套教程针对Android开发工程师1-6年的人员、正处于瓶颈期,想要年后突破自己涨薪的,进阶Android中高级、架构师对你更是如鱼得水!
为什么某些人会一直比你优秀,是因为他本身就很优秀还一直在持续努力变得更优秀,而你是不是还在满足于现状内心在窃喜!
Android架构师之路很漫长,一起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