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飞轮兴起,数据中台是否仍旧闪耀?
在探讨数据中台能否持续保持其重要性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理解其中的转变为何会发生。原本,数据中台作为企业数据能力建设的核心,其基本功能是整合各类业务数据,为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一个中心化的平台。但是,问题出现在很多公司建立了数据中台之后,并没有有效利用这些数据,中台往往停留在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层面,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进入数据飞轮模型,事情开始有所不同。数据飞轮,顾名思义,强调的是一种自我增强的循环模式:使用数据推动业务,业务操作产生更多的数据,新数据再被用来推动业务向更高水平发展。这种模式和大模型的相辅相成,用数据的积累和应用来持续促进模型的学习与优化。
那么,数据中台的价值是否因数据飞轮的崛起而降低呢?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数据中台和数据飞轮并非对立,而是应该看作是相辅相成的。数据中台依然是企业数据管理和分析的基础,是数据飞轮能够顺利运转的前提。没有好的数据中台,数据飞轮的建立将缺少足够的数据支持和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
数据飞轮的概念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它更深层次地解释了数据如何驱动业务的持续增长和创新。而这种模式要成功实施,核心还是要依赖于一个强大的数据中台。因此,数据中台并没有过时,反而是在新的数据应用模式下,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综上所述,数据中台并未过时,但其应用模式需要随着数据飞轮的理念进行升级和改造。企业需要从单纯的数据存储与管理,转变为更加重视数据的实时处理、分析和应用,以此来真正实现数据驱动业务的愿景。而数据飞轮,正是这一变革的催化剂,帮助企业理解和实践如何通过数据自我增强和优化业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