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生命周期


微信小程序生命周期包含了三个部分:

  • 应用级别的生命周期(整个App的生命周期)
  • 页面级别的生命周期(单个页面(page)的生命周期)
  • 组件基本的生命周期(组件(component)的生命周期)
  • 微信小程序生命周期_ide

应用级别的生命周期 - App的生命周期

​​官网链接​​

必须在 app.js 中调用,必须调用且只能调用一次。里面包含了几个app的生命周期钩子:

  1. onLaunch: 小程序初始化完成时触发,全局只触发一次
  • 云开发的初始化 方便其他页面直接调用云开发的SDK
  • 发送请求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方便其他页面使用
  • 获取本地存储数据 方便其他页面使用
    .
  1. ​onShow​​:小程序启动或切前台显示时触发。
  • 重新启动定时器 继续定时执行功能
  • 重新触发异步 获取新的数据
  • 重新启动播放器等
    .
  1. ​onHide​​:小程序从前台进入后台时触发(如 切换到其他的App)。
  • 当暂停定时器
  • 暂停视频音频的播放
    .
  1. ​onError​​:小程序发生脚本错误或 API 调用报错时触发。
  • 收集错误信息 发送到后台 进行错误日志的记录
  • 弹出窗口提示用户
    .
  1. ​onPageNotFound​​:小程序要打开的页面不存在时触发。
  • 监听报错,弹出窗口提示用户
  • 监听报错,重新跳转页面
    .
  1. ​onUnhandledRejection​​:小程序有未处理的 Promise 拒绝时触发。
  • 用在统一捕获处理 可以在该生命周期中处理错误情况 ,一般是由于异步代码出错导致的
    .
  1. ​onThemeChange​​:系统切换主题时触发。
  • 让小程序可以跟着主题的切换 也改变小程序的UI风格,使之体验更好!

页面级别的生命周期 - 页面(page)的生命周期

在每个页面注册函数Page()的参数中,有生命周期的方法:

  1. onLoad:页面加载时执行,只执行一次;
  2. onShow:页面展示时执行,执行多次;
  3. onReady:页面初次渲染时执行,只执行一次;
  4. onHide:页面从前台进入后台时执行;
  5. onUnload:页面卸载时执行;
注意点:

当切换页面需要多次渲染数据改变状态,建议在onShow中使用,当只需初始化一次的时候,可在onLoad或者onReady中使用。当需要清除定时器时,可在onUnload中使用

执行顺序:

onLoad --> onShow --> onReady --> onHide

切换页面时触发的生命周期:

当首次加载A页面,A触发的生命周期为:onLoad --> onShow --> onReady;
从A页面切换到B页面时,A页面触发onHide,B页面触发的生命周期顺序与上面一致;
当B页面返回到A页面时,触发onUnload,当不清缓存,再次进入A页面时,只触发onShow。

微信小程序生命周期_ide_02

组件(component)的生命周期

组件生命周期包含:

  • created(重要):组件实例刚刚被创建好时触发​​
    此时,组件数据 this.data 就是在 Component 构造器中定义的数据 data 。 此时还不能调用 setData 。 通常情况下,这个生命周期只应该用于给组件 this 添加一些自定义属性字段。
  • attached(重要):在组件完全初始化完毕、进入页面节点树后被触发​​
    此时, this.data 已被初始化为组件的当前值。这个生命周期很有用,绝大多数初始化工作可以在这个时机进行。
  • ​ready:在组件在视图层布局完成后执行​
  • ​moved:在组件实例被移动到节点树另一个位置时执行​
  • detached(重要):在组件离开页面节点树后被触发
  • ​error:每当组件方法抛出错误时执行​
定义生命周期方法:

生命周期方法可以直接定义在 Component 构造器的第一级参数中。
自小程序基础库版本 2.2.3 起,组件的的生命周期也可以在 lifetimes 字段内进行声明(这是推荐的方式,其优先级最高)。

Component({
// 新方法 - 推荐
lifetimes: {
attached: function () {
// 在组件实例进入页面节点树时执行
},
detached: function () {
// 在组件实例被从页面节点树移除时执行
},
},

// 以下是旧式的定义方式,可以保持对 <2.2.3 版本基础库的兼容
attached: function () { // 在组件实例进入页面节点树时执行
},
detached: function () { // 在组件实例被从页面节点树移除时执行
},
// ...
})

整体周期

打开页面的情况

首先,前一个页面隐藏,在加载下一个页面之前,需要先初始化新页面的组件。页面首次渲染之后,会触发组件的ready,最后触发的是页面的onReady,如下图:

从PageA打开pageB时的生命周期顺序

微信小程序生命周期_ide_03

离开页面的情况

离开当前页面时,首先触发当前页面的卸载onUnload,接着是组件离开节点树的detached。最后显示之前的页面,触发onShow。如下图:

从PageB返回到PageA的生命周期顺序

微信小程序生命周期_小程序_04

打开App的情况

App、Page与Component生命周期运行顺序,先从App加载然后再加载Page,在加载Page之前会先初始化该页面所用的所有组件,之后才触发页面的onLoad生命周期,如下图:

打开App时的生命周期顺序

微信小程序生命周期_小程序_05

切换到后台

切换到后台时,小程序和页面并没有卸载,只会触发隐藏。先触发页面的onHide,接着是App的onHide。如下图:

切换到后台时的生命周期顺序

微信小程序生命周期_微信小程序生命周期_06

切换到前台

切换到后台时,小程序会先触发onShow,之后才是页面的onShow。如下图:

切换到前台时的生命周期顺序

微信小程序生命周期_ide_07

总结

1. 打开小程序:

(App)onLaunch --> (App)onShow --> (Pages)onLoad --> (Pages)onShow --> (pages)onReady

2. 进入下一个页面:

(Pages)onHide --> (Next)onLoad --> (Next)onShow --> (Next)onReady

3. 返回上一个页面:

(curr)onUnload --> (pre)onShow

4. 离开小程序:

(App)onHide

5. 再次进入:

小程序未销毁 --> (App)onShow(执行上面的顺序),小程序被销毁,(App)onLaunch重新开始执行.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