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网络层的功能
- 二、IP数据报格式
- 1. TCP/IP协议栈
- 三、IPv4地址
- 1. IPv4地址分类
- 2. 一些特殊的IP地址
- 四、NAT地址转换
- 五、子网划分
- 1. 取部分主机号作为子网号
- 2. 利用子网掩码提取子网号
- 3. 有子网掩码时的分组转发
- 六、路由算法及路由协议
- 1. 路由算法的分类
- 2. ARP协议
- 3. RIP协议
- 4. OSPF协议
- 七、DHCP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 八、ICMP协议(Information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 1. ICMP差错报文
- 2. ICMP询问报文
- 3. ICMP的应用
- 九、IPv6
- 1. 帧结构
- 2. IPv4与IPv6对比
- 3. IPv6地址表示形式
- 4. IPv6基本地址类型
- 5. IPv6向IPv4过渡的策略
- 十、IP组播
- 1. IP数据报传输的3种方式
- 2. IP组播地址
- 3.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网络层的思维导图

一、网络层的功能

二、IP数据报格式
1. TCP/IP协议栈

- ARP协议为IP协议提供服务
- IP协议为ICMP、IGMP协议提供服务
帧格式

三、IPv4地址

1. IPv4地址分类

2. 一些特殊的IP地址

私有ip地址

四、NAT地址转换

五、子网划分
1. 取部分主机号作为子网号

2. 利用子网掩码提取子网号

子网掩码习题

3. 有子网掩码时的分组转发

六、路由算法及路由协议
1. 路由算法的分类

自治系统使用的路由协议

2. ARP协议
功能: 根据目的IP地址获取目的MAC地址

获取局域网内主机3的MAC地址

获取局域网外主机5的MAC地址

首先应该获取本网关的MAC地址,然后把网关MAC地址与数据封装成帧,发给网关,网关再转发给下一个路由器,从而转发至目的主机。
注: 第二个路由器获取MAC5,也需要使用arp协议发送广播包。MAC地址 帮助主机知道 下一跳 应该给谁。
arp协议习题

3. RIP协议


距离向量算法

向量距离算法例题

RIP报文格式

好消息(短距离)传得快,坏消息(长距离16)传得慢

4. OSPF协议

OSPF的区域

OSPF的特点

七、DHCP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功能: 用于主机动态获取ip地址

八、ICMP协议(Information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功能:
- 针对错误的分组,回送ICMP报文
- 询问主机相关状态(ping)
1. ICMP差错报文

不发送ICMP差错报文的情况:

2. ICMP询问报文

3. ICMP的应用

九、IPv6
1. 帧结构

2. IPv4与IPv6对比

3. IPv6地址表示形式

4. IPv6基本地址类型

5. IPv6向IPv4过渡的策略

注: 数据包带上IPv6(IPv4)的头部在IPv6(IPv4)的隧道中转发
十、IP组播
1. IP数据报传输的3种方式
单播

广播
略…
多播

2. IP组播地址

3.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