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Elastic stack 技术栈学习(六)—— Linux系统下kibana的简单使用

野见 2022-01-13 阅读 39
linux

目录

1.界面介绍

2. 新建一个index

3.自定义图表和仪表盘


1.界面介绍

下面是6开头版本的界面,也是网上大多数教程用的版本。

but,我使用的7.15.1的版本,http://192.168.10.100:5601进入的不是kibana首页,而是elastic首页(改版了),原来kibana的选项需要在页面上方进行搜索

PS:绿色圈出来的是Kibana的图标

2. 新建一个index

搜索index patterns,选中

 然后点击页面中的“Create index patterns”

可以看到右边,只有1个索引可以匹配。在左边Name一栏,通过设置和索引相同的名字,匹配想要的索引 。

比如,我只要把Name设置为Kiba*或者K*或者Kibana*都可以匹配到Kibana_sample_data_ecommmerce这个索引。

时间字段一般选择@timestamp,我的没法选这个,先跟着官方的例子选一个“oder_data”。

PS:不选这个时间字段“oder_data”的话,Discover没数据

 创建完毕:

 搜索discover,即可查看索引数据

 

搜索进入Dashboards,可以看到只有一个仪表盘,点进去 

3.自定义图表和仪表盘

(1)自定义图表

搜索vi,通过简单的拖拽,设置横轴、纵轴、按照什么分割等等,就可以完成自定义图表

然后保存图表。

 在右边可以选择加入已有的仪表盘,或者新建一个仪表盘。在这里我选择新建一个仪表盘,跳转到如下页面:

 新建完毕。然后我们去Dashboard里看看能不能直接看到刚刚新建的。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