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ubject
{
public:
       virtual void request() = 0;
       virtual ~Subject() {}
};
class RealSubject : public Subject
{
public:
       void request() {
          cout << "RealSubject.request()" << endl;
       }
};
class Proxy : public Subject
{
private:
       Subject* realSubject;
public:
       Proxy()
       {
              realSubject = new RealSubject();
       }
       ~Proxy()
       {
              delete realSubject;
       }
       // Forward calls to the RealSubject:
       void request() {
              realSubject->request();
       }
};
int main() {
       Proxy p;
       p.request();
}C++网络代理实现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C++网络代理服务器的核心代码示例,它展示了如何使用Boost.Asio库来实现一个简单的TCP代理。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boost/asio.hpp>
#include <thread>
using boost::asio::ip::tcp;
class proxy_server {
public:
proxy_server(boost::asio::io_service& io_service, short port)
: acceptor_(io_service, tcp::endpoint(tcp::v4(), port)),
socket_(io_service) {
start_accept();
}
private:
void start_accept() {
acceptor_.async_accept(socket_, std::bind(&proxy_server::handle_accept, this, std::placeholders::_1));
}
void handle_accept(const boost::system::error_code& error) {
if (!error) {
std::thread t(std::bind(&proxy_server::proxy_client, this, std::ref(socket_)));
t.detach();
}
start_accept();
}
void proxy_client(tcp::socket& client_socket) {
// 实现代理逻辑,例如连接目标服务器,转发数据等
}
tcp::acceptor acceptor_;
tcp::socket socket_;
};
int main() {
try {
boost::asio::io_service io_service;
proxy_server server(io_service, 8080);
io_service.run();
} catch (std::exception& e) {
std::cerr << e.what() << std::endl;
}
return 0;
}
这个简单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Boost.Asio库来创建一个简单的TCP代理服务器。它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然后在新的线程中处理该连接。代理逻辑需要进一步实现,包括连接到目标服务器,以及双向数据的转发。这个示例只是展示了如何开始这样的工作,并没有完整实现代理的全部功能。
########################################################################################################################################################################################################################################
C++基于Boost.Asio实现端口映射器的过程详解
更新时间:2023年11月27日 09:52:15 作者:微软技术分享
Boost.Asio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 C++ 库,用于异步编程和网络编程,它提供了跨平台的异步 I/O 操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分析一个使用 Boost.Asio 实现的简单端口映射服务器,文中有详细的代码讲解,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
目录
- 前言
- 1.1 socket_client
- 1.2 socket_pipe
- 1.3 async_listener
- 1.4 port_map_server
- 1.5 port_map_server
前言
Boost.Asio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 C++ 库,用于异步编程和网络编程,它提供了跨平台的异步 I/O 操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分析一个使用 Boost.Asio 实现的简单端口映射服务器,该服务器能够将本地端口的数据包转发到指定的远程服务器上。
端口映射通常用于将一个网络端口上的流量转发到另一个网络端口。这对于实现网络中间人攻击、内网穿透等场景非常有用。我们将使用 Boost.Asio 提供的异步操作来实现这个简单而功能强大的端口映射服务器。
| 1 2 3 4 5 6 7 8 | 
 
 
 
 
 
 
 | 
首先,让我们简要概述代码的主要类:
- socket_client类:继承了- boost::enable_shared_from_this和- tcp::socket,用于表示客户端的套接字。
- socket_pipe类:表示端口映射的管道,负责在两个客户端之间传递数据。
- async_listener类:用于异步监听指定端口的连接请求,通过回调函数处理连接。
- port_map_server类:管理多个监听器,支持添加端口映射规则,并处理连接请求。
1.1 socket_client
socket_client 类继承自 boost::enable_shared_from_this 和 tcp::socket。通过 create 静态方法创建一个 socket_client 实例,提供了共享指针的方式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
如下代码是一个使用 Boost.Asio 库创建的异步 TCP 客户端类。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 
以下是对该类的概括:
- 类名:socket_client
- 继承关系: 
  - 继承自 boost::enable_shared_from_this<socket_client>,这允许在异步操作中安全地使用shared_from_this,以避免悬挂指针的问题。
- 继承自 tcp::socket,表示该类是一个 TCP 套接字。
 
- 继承自 
- 公共成员类型: 
  - pointer:- boost::shared_ptr<socket_client>类型的别名,用于管理该类的实例。
 
- 公共静态函数: 
  - create:工厂方法,用于创建- socket_client的实例。通过此方法获取了一个智能指针指向新创建的实例。
 
- 公共构造函数: 
  - socket_client(boost::asio::io_service& io_service):构造函数,接受一个- boost::asio::io_service引用,用于初始化基类- tcp::socket。
 
该类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异步 TCP 客户端的基本结构,使其能够与 Boost.Asio 库中的异步 I/O 操作协同工作。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扩展该类,添加成员函数和操作,以实现特定的异步操作逻辑。
1.2 socket_pipe
socket_pipe 类用于处理两个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递。通过异步操作实现了从一个客户端读取数据,并将数据写入另一个客户端。出现错误时,会关闭两个客户端的连接。这里使用了递归的方式,实现了数据的循环传递。
如下代码是一个使用是一个 socket_pipe 类的定义,用于在两个 socket_client 实例之间建立数据传输管道。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 
 
 
 
 
 
 
 
 
 
 
 
 
 
 
 
 
 
 
 
 
 
 
 
 
 
 
 
 
 
 
 
 
 
 
 
 
 
 
 
 
 
 
 
 
 
 
 
 
 
 
 
 
 | 
以下是对该类的概括:
- 类名:socket_pipe
- 公共构造函数: 
  - socket_pipe(socket_client::pointer read, socket_client::pointer write):构造函数,接受两个- socket_client::pointer实例,一个用于读取数据 (- read_socket_),另一个用于写入数据 (- write_socket_)。在构造函数中,调用了- begin_read函数,启动了异步读取操作。
 
- 私有成员函数: 
  - begin_read():启动异步读取操作,使用- read_socket_.async_read_some异步读取数据。
- end_read(const boost::system::error_code& error, size_t bytes_transferred):读取操作完成时的回调函数,处理可能的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调用- begin_write启动异步写入操作。
- begin_write(int bytes_transferred):启动异步写入操作,使用- boost::asio::async_write异步写入数据。
- end_write(const boost::system::error_code& error):写入操作完成时的回调函数,处理可能的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调用- begin_read启动下一轮异步读取操作。
- handle_error(const boost::system::error_code& error):处理错误的函数,关闭读取和写入套接字,并释放当前- socket_pipe实例。
 
- 私有成员变量: 
  - socket_client& read_socket_:引用传递的读取套接字。
- socket_client& write_socket_:引用传递的写入套接字。
- socket_client::pointer read_:指向读取套接字的智能指针。
- socket_client::pointer write_:指向写入套接字的智能指针。
- enum { max_length = 1024 };:定义了最大数据长度。
- char data_[max_length];:存储数据的缓冲区。
 
该类的主要目的是在两个 socket_client 之间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通过异步操作实现了循环的读取和写入过程。在错误处理中,如果出现错误,会关闭套接字并释放当前的 socket_pipe 实例。
1.3 async_listener
async_listener 类负责异步监听指定端口,并通过回调函数处理连接。在连接建立时,会调用用户提供的回调函数进行处理。通过 begin_accept 方法开始异步监听。
如下代码是一个使用 async_listener 类的定义,用于异步监听指定端口的连接。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 
 
 
 
 
 
 
 
 
 
 
 
 
 
 
 
 
 
 
 
 
 
 
 
 
 
 
 
 
 
 
 
 
 
 
 
 | 
以下是对该类的概括:
- 类名:async_listener
- 公共成员类型: 
  - accept_handler:- boost::function<void(socket_client::pointer client)>类型的别名,用于定义连接建立时的回调函数。
- pointer:- boost::shared_ptr<async_listener>类型的别名,用于管理该类的实例。
 
- 公共构造函数: 
  - async_listener(short port, boost::asio::io_service& io_service):构造函数,接受一个短整型端口号和一个- boost::asio::io_service引用。在构造函数中,创建了一个 TCP 接受器 (- acceptor_) 并调用- begin_accept启动异步接受操作。
 
- 公共函数: 
  - begin_accept():启动异步接受操作,创建一个新的- socket_client实例,并调用- acceptor_.async_accept异步等待连接的建立。
- end_accept(socket_client::pointer client, const boost::system::error_code& error):异步接受操作完成时的回调函数,处理可能的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调用- begin_accept启动下一轮异步接受操作。如果定义了- handle_accept回调函数,则调用它并传递新连接的- socket_client实例。
 
- 私有成员函数: 
  - handle_error(const boost::system::error_code& error):处理错误的函数,目前仅为空实现。
 
- 公共成员变量: 
  - accept_handler handle_accept:用于存储用户定义的连接建立时的回调函数。
 
- 私有成员变量: 
  - tcp::acceptor acceptor_:TCP 接受器,用于监听连接。
- boost::asio::io_service& io_service_:引用传递的- io_service,用于执行异步操作。
 
该类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异步监听,一旦有连接建立,就通过回调函数通知用户,并通过 handle_error 处理可能的错误。在连接建立后,会继续监听新的连接。
1.4 port_map_server
port_map_server 类管理多个监听器,支持动态添加端口映射规则。在连接建立时,会调用 handle_accept 处理连接请求。通过 begin_connect 方法开始异步连接远程服务器。
如下代码是一个 port_map_server 类的定义,它通过异步监听多个本地端口,并将连接映射到远程服务器的不同端口。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 
 
 
 
 
 
 
 
 
 
 
 
 
 
 
 
 
 
 
 
 
 
 
 
 
 
 
 
 
 
 
 
 
 
 
 
 
 
 
 
 
 
 
 | 
以下是对该类的概括:
- 类名:port_map_server
- 公共构造函数: 
  - port_map_server(boost::asio::io_service& io_service):构造函数,接受一个- boost::asio::io_service引用。
 
- 公共函数: 
  - add_portmap(short port, tcp::endpoint& remote_endpoint):添加端口映射规则的函数。为指定端口创建一个新的- async_listener实例,并将其添加到- listeners列表中。同时,设置- handle_accept回调函数,以便在新连接建立时调用- handle_accept函数。
 
- 私有成员函数: 
  - handle_accept(tcp::endpoint remote_endpoint, socket_client::pointer client):处理新连接建立时的回调函数。在此函数中,调用- begin_connect启动异步连接到远程服务器的操作。
- begin_connect(tcp::endpoint& remote_endpoint, socket_client::pointer socket_local):启动异步连接到远程服务器的操作,创建一个新的远程套接字。
- end_connect(const boost::system::error_code& error, socket_client::pointer socket_local, socket_client::pointer socket_remote):处理异步连接操作完成时的回调函数。如果连接成功,创建两个- socket_pipe实例,分别用于将数据从本地传输到远程和从远程传输回本地。
- handle_error(const boost::system::error_code& error):处理错误的函数,目前仅为空实现。
 
- 私有成员变量: 
  - boost::asio::io_service& io_service_:引用传递的- io_service,用于执行异步操作。
- std::list<async_listener::pointer> listeners:存储多个- async_listener实例的列表。
 
该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创建多个 async_listener 实例,监听多个本地端口,并在新连接建立时将其映射到远程服务器的不同端口。在连接建立后,会启动异步连接到远程服务器的操作,并创建数据传输的管道。
1.5 port_map_server
这是程序的 main 函数,负责创建一个 boost::asio::io_service 实例,设置两个远程服务器的端点,然后创建一个 port_map_server 实例并添加两个端口映射规则。最后,通过调用 io_service.run() 开始事件循环。
以下是对 main 函数的概括:
- 函数功能: 
  - 创建一个 boost::asio::io_service实例,用于管理异步操作的事件循环。
- 定义两个远程服务器的端点 (ep1和ep2),分别是192.168.1.100:80和192.168.1.200:80。
- 创建一个 port_map_server实例,该实例使用上述io_service。
- 通过 add_portmap函数向port_map_server添加两个端口映射规则,将本地端口5000映射到远程服务器192.168.1.100:80,将本地端口6000映射到远程服务器192.168.1.200:80。
- 调用 io_service.run()开始事件循环,等待异步操作的完成。
 
- 创建一个 
- 异常处理: 
  - 使用了 try和catch块,捕获任何可能抛出的异常,并在catch块中忽略异常。
 
- 使用了 
- 返回值: 
  - 返回整数 0表示程序正常结束。
 
- 返回整数 
这个 main 函数的作用是启动异步事件循环,使得 port_map_server 开始监听指定端口,接受连接,并将连接映射到远程服务器上。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 
以上就是C++基于Boost.Asio实现端口映射器的过程详解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C++ Boost.Asio端口映射器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