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看bilibili黑马程序员学习有关Web前端开发的知识,打算每次学习后记录一下本次学习要点
整理成博客,分享出来给大家共同进步
一、网页
- 网页的组成:网页是由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超链接组成的
网页背后就是前端程序员所写的代码,代码通过浏览器转化(解析和渲染)成用户看到的网页
- 怎么样看到一个网页背后的代码呢?
右键网页空白处,点击检查,在Elements(也就是元素)窗口即为网页代码
- 浏览器:是网页显示、运行的平台,也是前端的开发利器
当前五大热门浏览器为:IE、火狐、谷歌、safari、Opera
- 渲染引擎(浏览器内核):浏览器中对代码进行解析渲染的部分,各浏览器出品公司不同,渲染引擎不同,导致解析相同代码的速度、性能、效果不同
而由于不同浏览器渲染引擎不同,对于相同代码解析的效果存在差异,由此提出了Web标准
- Web标准:让不同浏览器按照相同的标准展示结果,实现展示效果的统一
Web标准分为三个部分,结构、表现、行为
结构是网页的骨架,也就是建起初始的简易版网页;
表现部分则为网页增添了色彩,变得更加美观;
行为部分则让网页由静变动,实现页面与页面的交互。
二、Html
HTML,也就是超文本标记语言,遵循语法
用记事本方式打开输入代码:
呈现效果如下:
html骨架结构:网页中的固定结构要通过特定的html标签描述
<html>
<head>
<title>网页标题</title>
</head>
<body>
网页的主体部分
</body>
</html>
开发工具通常使用VS code,轻便快捷,插件多还免费
用!+tab键得到html骨架;
ctrl+/ 能将改行代码注释掉;
每次编辑保存后如果要用浏览器解析打开,可以下载插件open in browser,然后即可右击鼠标点击open in default browser用默认浏览器打开
————————
以上,就是第一次浅学Web前端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