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索引查找
- 什么是索引查找
- 算法实现
- 举个栗子
- 伪代码
- 实战演练
索引查找
什么是索引查找
索引查找是在索引表和主表进行的查找,存储结构是线性表。索引查找是将表分成几块,并且块内无序,块间有序;先确定待查记录所在的块,再在块内查找。
算法实现
1、用数组存放待查记录,每个数据元素至少含有关键字域
2、建立索引表,每个索引表结点含有最大关键字域和指向本快第一个结点的指针,例如下图。
、
举个栗子
对下图查找13,首先现在索引表(最大关键字表)里面查找,因为这个是有序的,第n+1总是比第n块里的所有元素要大。
13是小于18而大于8的,所以如果13在这个表里面,他只可能存在于18该分块中。
于是在18分块,也就是坐标4-8中进行顺序查找,查找了三次找到了13,也就是说总共查找了2+3次。
因此,平均查找长度为ASLbc = Lb + Lc;
Lb:查找索引表确定所在块的平均查找长度。
Lc:在块中查找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
伪代码
//用数组表示
int a[M][M] = {{8,0},{18,4},{2022,8}};
int b[M] = {8,1,4,7,18,17,13,16,2022,2019,2021,2020};
int key;
int n;//索引表的元素个数
int m;//块中的元素个数
for(int i=0;i<n;i++)
{
if(key<a[i][0])
{
for(int j = a[i][1];j<a[i][1]+m;j++ )
{
if(b[j] == key)
{
cout<<j<<endl;
break;
}
}
break;
}
}
实战演练
用程序实现在{8,1,4,7,18,17,13,16,2022,2019,2021,2020}里面查找13的过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 3;
int m = 4;
int a[3][2] = {{8,0},{18,4},{2022,8}};
int b[12] = {8,1,4,7,18,17,13,16,2022,2019,2021,2020};
int key = 13;
int length = 0;
int main()
{
for(int i=0;i<n;i++)
{
if(a[i][0]>key)
{
for(int j=a[i][1];j<a[i][1]+m;j++)
{
if(b[j] == 0)
{
break;
}else{
if(b[j] == key)
{
length = j-a[i][1] + i + 2;
cout<<j<<endl;
}
}
}
break;
}
}
cout<<"平均查找长度为:"<<length<<endl;
return 0;
}
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