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昇思25天学习打卡营第30天 | K近邻算法实现红酒聚类】

一,测试用例概念

是一个为了实行测试而提供的集合,包括测试环境,操作步骤,测试数据,预期结果等要素。

为什么要有测试用例呢,也就是因为测试中会遇到很多问题:

二,设计测试用例的万能公式 

先上公式: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易用性测试+界面测试

也就是比如对登陆界面做一个基础的测试用例就可以使用这个公式:

除了万能公式还有弱网测试和安装卸载测试,也就是看网络在差的环境中运行之后还能否响应界面是一样的,弱网测试要借助抓包工具前面博客也有讲到抓包工具,http://t.csdnimg.cn/cJrf9,安装卸载也就是看是否符合大众期待。

水杯的万能公式设计测试用例:

三,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3.1基于需求的设计方法

基于需求也是最大的设计方法,在工作中首先就是要参考需求文档来进行设计测试用例,对需求进行分析验证,来细化需求而做出测试点,然后设计测试用例。

3.2具体的设计方法

3.2.1等价类

数据会被划分为等价类,从等价类中选取数据,测试完了之后,等于这一类都通过或者不通过测试。

等价类分类:

有效也就是在需求中合法的,有意义的一类数据 ,而无效就是相反的数据。

也就比如密码在6~15位,小于6的为一类,6~15为一类,大于15为一类。

但等价类没有没有考虑输入域的组合,所以还是需要搭配别的方法一起补充。

3.2.2边界值

边界值也就是对等价类的一个补充,是一种黑盒测试。

边界值包含:边界值+次边界值

输⼊框⻓度为1-11,取边界值为:0,1,11,12

将上述的测试用例补充完整:

3.2.3正交法

也就是排列组合,将所有的测试搭配都写上去

 

也就是根据这个正交表的样子将测试写上去。

比如以邮箱注册为例,写一个正交表法。

正交法设计测试⽤例的步骤:

使用正交表编写的测试用例:

3.2.4几个不常用的测试方法:

判定表法,形如:

  场景法(更少)

错误猜测法,需要依靠个人能力,不细讲。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