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警察审问4名窃贼嫌疑犯。现在已知,这4人当中仅有一名是窃贼,还知道这4个人中的每个人要么是诚实的,要么总是说谎。
这4个人给警察的回答如下。
甲说:“乙没有偷,是丁偷的。”
乙说:“我没有偷,是丙偷的。”
丙说:“甲没有偷,是乙偷的。”
丁说:“我没有偷。”
请根据这4个人的回答判断谁是窃贼。
思路:
从问题的趣味描述来看,这道题很显然是一道逻辑题,题目里,4个人中,三个人都对另外认为的两个人进行了指证。
当然,我们知道,这里面一定有伪证,所以接下来,我们根据四个人的描述设计相应的公式。
我们假定甲乙丙丁分别为A,B,C,D,根据他们的描述分别代入
第一种情况:
甲说:“乙没有偷,是丁偷的。” —— B+D=1
第二种情况:
乙说:“我没有偷,是丙偷的。” —— B+C=1
第三种情况:
丙说:“甲没有偷,是乙偷的。” —— A+B=1
第四种情况:
丁说:“我没有偷。” —— A+B+C+D=1
这里我们等于1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答案,而是表示可疑的意思。
前三种情况下
B+D==1 && B+C==1 && A+B==1
第四种情况,丁的话表示每个人都有嫌疑,而且嫌疑平均,我们可以理解为
if(i == 1)
{
A=0; /*甲不是窃贼,测试乙是否是窃贼*/
B=1;
}
if(i == 2)
{
B=0; /*甲乙均不是窃贼,测试丙是否是窃贼*/
C=1;
}
if(i == 3)
{
C=0; /*甲乙丙都不是窃贼,测试丁是否是窃贼*/
D=1;
}
答案
因此,我们的完整代码如下:
//警察审问4名窃贼嫌疑犯。现在已知,这4人当中仅有一名是窃贼,还知道这4个人中的每个人要么是诚实的,要么总是说谎。
//这4个人给警察的回答如下。
//甲说:“乙没有偷,是丁偷的。”
//乙说:“我没有偷,是丙偷的。”
//丙说:“甲没有偷,是乙偷的。”
//丁说:“我没有偷。”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 A=1, B=0, C=0, D=0; /*先假定甲是窃贼*/
for(i=1; i<=4; i++)
if(B+D==1 && B+C==1 && A+B==1) /*测试甲乙丙丁谁是窃贼,符合该条件的即为窃贼*/
break;
else
{
if(i == 1)
{
A=0; /*甲不是窃贼,测试乙是否是窃贼*/
B=1;
}
if(i == 2)
{
B=0; /*甲乙均不是窃贼,测试丙是否是窃贼*/
C=1;
}
if(i == 3)
{
C=0; /*甲乙丙都不是窃贼,测试丁是否是窃贼*/
D=1;
}
}
/*输出结果*/
printf("判断结果:\n");
if(i == 1)
printf("甲是窃贼\n");
if(i == 2)
printf("乙是窃贼\n");
if(i == 3)
printf("丙是窃贼\n");
if(i == 4)
printf("丁是窃贼\n");
return 0;
}
好啦,答案就出来啦!真诚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正好遇到这个问题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