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计算机的运算方法——第六章

月孛星君 2022-05-05 阅读 199
java其他

计算机的运算方法——第六章

一、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

1. 无符号数

特点:保存时只有数值位,没有符号位。假如使用寄存器保存无符号数,那么:寄存器的位数反映了无符号数的表示范围。例如:

  • 寄存器为 8 位,无符号数表示范围为 0~255
  • 寄存器为16位,无符号数表示范围为 0~65535

2. 有符号数

1. 机器数与真值

机器数与真值

2. 原码表示法

1. 整数

定义如下:
[ x ] 原 = { 0 , x 2 n > x ≥ 0 2 n − x 0 ≥ x > − 2 n x 为 真 值 , n 为 整 数 的 位 数 [x]_原 = \begin{cases} 0,x \qquad 2^n > x \geq 0\\ 2^n-x \quad 0 \geq x > -2^n\end{cases} \qquad x为真值,n为整数的位数 [x]={0x2n>x02nx0x>2nxn

整数的原码表示法

2. 小数

定义如下:
[ x ] 原 = { x 1 > x ≥ 0 1 − x 0 ≥ x > − 1 [x]_原 = \begin{cases} x \qquad\quad 1>x\geq0 \\ 1-x \quad 0 \geq x > -1 \end{cases} [x]={x1>x01x0x>1
小数原码表示法

3. 小结
原码表示法小结
数值类型真值原码表示计算公式变换特点
整数x (正数)0,x0,x在最左侧加一个符号位表示符号
x (负数)1,x2^n-x
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纯小数) 如0.2x (正数)xx整数部分变成符号位(个位变符号位)
-0.11011.11011-x

原码的特点:简单、直观。但是用原码有如下问题:

原码运算问题

4. 例题

原码表示法例题

3. 补码表示法

1. 补的概念

时钟

现在,我们希望:分针由 6 指向 3,有两种实现方案

  1. 逆时针转动指针,转动3个单位,记作==-3==
  2. 顺时针转动指针,转动9个单位,记作==+9==

在这里,-3和==+9等价的,记作 − 3 ≡ 9   ( m o d   12 ) -3 \equiv 9 \,(mod \,12) 39(mod12),称+9是-3以12为模的补数==。

这里有两个结论:

  1. 一个负数加上“模”即得该负数的补数(正数)
  2. 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互为补数时, 它们绝对值之和即为 “模” 数

计数器阐释补数的概念

2. 正数的补数即为其本身

公式原理

3. 补码定义
1. 整数

公式如下:
[ x ] 补 = { 0 , x 2 n > x ≥ 0 2 n + 1 + x 0 > x ≥ − 2 n ( m o d   2 n + 1 ) x 为 真 值 , n 为 整 数 的 位 数 [x]_补=\begin{cases} 0,x \qquad 2^n>x\geq0 \\ 2^{n+1}+x \quad 0>x\geq -2^n \quad(mod \, 2^{n+1})\end{cases} \qquad x为真值,n为整数的位数 [x]={0x2n>x02n+1+x0>x2n(mod2n+1)xn
例子

2. 小数

公式如下:
[ x ] 补 = { x 1 > x ≥ 0 2 + x 0 > x ≥ − 1 ( m o d   2 ) x 为 真 值 [x]_补=\begin{cases} x \qquad 1>x\geq0 \\ 2+x \quad 0>x\geq-1 \quad (mod \, 2) \end{cases} \qquad x为真值 [x]={x1>x02+x0>x1(mod2)x
例子

4. 求补码的快捷方式

当真值为负时,补码的计算方法:

  1. 原码除符号位外,其他每位取反
  2. 取反后,末位+1

例子

同时,当真值为负时,通过补码计算原码的方法:原码 可用 补码除符号位外 每位取反,末位加 1 求得

4. 反码表示法

1. 反码定义
1. 整数

[ x ] 反 = { 0 , x 2 n > x ≥ 0 ( 2 n + 1 − 1 ) + x 0 ≥ x > − 2 n ( m o d   2 n + 1 − 1 ) x 为 真 值 , n 为 整 数 的 位 数 [x]_反= \begin{cases} 0,x \qquad\quad\quad\quad 2^n>x \geq 0 \\ (2^{n+1}-1)+x \quad 0 \geq x>-2^n \quad (mod \, 2^{n+1}-1) \end{cases} \qquad x为真值,n为整数的位数 [x]={0x2n>x0(2n+11)+x0x>2n(mod2n+11)xn

反码整数例子

2. 小数

[ x ] 反 = { x 1 > x ≥ 0 ( 2 − 2 − n + x ) 0 ≥ x > − 1 ( m o d   2 − 2 − n ) x 为 真 值 , n 为 小 数 的 位 数 [x]_反= \begin{cases} x \qquad\quad\quad 1>x \geq 0 \\ (2-2^{-n}+x) \quad 0 \geq x>-1 \quad (mod \, 2-2^{-n}) \end{cases} \qquad x为真值,n为小数的位数 [x]={x1>x0(22n+x)0x>1(mod22n)xn

小数反码举例

2. 例子

反码例子

5. 原码、补码、反码小结

  1. 最高位符号位,用指定符号将 数值部分 和 符号位 隔开
    • 整数用 ,
    • 小数用 .
  2. 对于正数:
    • 原码 = 补码 = 反码
    • 真值变原码:最左侧加符号位 0
  3. 对于负数,符号位为1,其数值部分
    • 原码除符号位外每位取反,末位+1 ----> 补码
    • 原码除符号位外每位取反 ----> 反码
例题

例题

6. 移码表示法

原因在于使用补码难以直接比较数的大小,如下图:

补码缺陷

1. 定义

公式如下:
x 移 = 2 n + x ( 2 n > x ≥ − 2 n ) x 为 真 值 , n 为 整 数 的 位 数 x_移=2^n+x \quad (2^n>x \geq -2^n) \qquad x为真值,n为整数的位数 x=2n+x(2n>x2n)xn
注意,移码只定义了整数。移码表示例子:

移码例子

移码比较大小

2. 移码和补码的比较

移码和补码的比较1

3. 真值、补码和移码的对照表

真值、补码、移码对照表

4. 移码的特点
  1. 用移码表示浮点数的阶码(整数),能方便地判断浮点数的阶码大小
  2. [ + 0 移 ] = [ − 0 ] 移 [+0_移]=[-0]_移 [+0]=[0],即0的移码是唯一的:1,n个0
  3. 移码全0表示的是最小值== − ( 2 n − 1 ) -(2^{n-1}) (2n1)。全1时表示最大值 2 n − 1 2^n-1 2n1==。如下图

示例

二、数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

计算机中,没有为小数点设置专门的存储逻辑。小数点的位置是以约定的方式给出的。当约定小数点在某一指定点时,这就是定点表示。

1. 定点表示

小数定点机和整数定点机

二者表示范围比较
表示类型小数定点机整数定点机
表示范围(二进制)表示范围(十进制)表示范围(二进制)表示范围(十进制)
原码1.111...1 ~ 0.111...1 (n个1或0)-(1- 2^(-n)) ~ +(1- 2^(-n))1,111...1 ~ 0,111...1 (n个1或0)-(2^n -1) ~ +(2^n -1)
补码1.000...0 ~ 0.111...1 (n个1或0)-1 ~ +(1- 2^(-n))1,000...0 ~ 0,111...1 (n个1或0)-2^n ~ +(2^n -1)
反码0.000...0 ~ 1.111...1 (n个1或0)-(1- 2^(-n)) ~ +(1- 2^(-n))0,000...0 ~ 1,111...1 (n个1或0)-(2^n -1) ~ +(2^n -1)

2. 浮点表示

  1. 为什么在计算机中要引入浮点数表示
  2. 浮点表示的格式是什么
  3. 尾数和阶码的基值必须是2吗?基值的影响?
  4. 表数范围与精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5. 为什么要引入规格化表示
  6. 目前浮点数表示格式的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在计算机中要引入浮点数表示?

  • 编程困难,程序员要调节小数点的位置
  • 数的表示范围小,为了能表示两个大小相差很大的数据,需要很长的机器字长
  • 数据存储单元的利用率往往很低

1. 浮点数表示形式

N = S × r j S   尾 数 , j   阶 码 , r   尾 数 的 基 值 N=S \times r^j \qquad S\,尾数,j\,阶码,r\,尾数的基值 N=S×rjSjr

计算机中 r 取 2、4、8、16 等。如下例:

r=2

计算机中规定:(图中√标记的符合计算机要求)

  1. 尾数S 取纯小数(可正可负),并称尾数最高位为1的浮点数为规格化数(这里最高位指的是尾数的真值部分,即小数点后第1位
  2. 阶码j 取整数(可正可负)
  • 首先,我们以十进制作为切入点,我们知道 12138 = 1.2138 × 1 0 4 12138 = 1.2138\times10^4 12138=1.2138×104,此时:
    1. r = 10 , j = 4 r=10,j=4 r=10,j=4 r r r正好取的进制数
    2. j = 4 j=4 j=4在这里表示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假如 j = − 4 j=-4 j=4,那么就表示 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
  • 那么,接下来理解:二进制取基数 r = 2 r=2 r=2的情况。对比十进制的例子,其实当 r = 2 r=2 r=2时, r j r_j rj代表的同样是小数点的偏移情况
    1. j > 0 j>0 j>0:代表小数点向偏移
    2. j < 0 j<0 j<0:代表小数点向偏移

浮点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

  • S f S_f Sf:浮点数的符号
  • j f j_f jf:阶码的符号
  • n:其位数反映浮点数的精度(纯小数所能表示的最大位数)
  • m:其位数反映浮点数的表示范围
  • j f 和 m j_f 和 m jfm共同表示小数点的实际位置

2. 浮点数的表示范围

浮点数表示范围

  • 发生下溢:直接当机器零处理

  • 发生上溢:进行出错处理

  • 阶码最小值分析:

    1. 阶码符号位 j f j_f jf 取负数
    2. 阶码m位全取 1
    3. 原码表示就是: 1 , 111..1 ( m 个 1 ) 1,111..1(m个1) 1,111..1m1。十进制表示就是 2 − ( 2 m − 1 ) 2^{-(2^m -1)} 2(2m1)
  • 阶码最大值分析:

    1. 阶码符号位 f j f_j fj 取正数
    2. 阶码m位全取 1
    3. 原码表示就是: 0 , 111..1 ( m 个 1 ) 0,111..1(m个1) 0,111..1m1。十进制表示就是 2 ( 2 m − 1 ) 2^{(2^m -1)} 2(2m1)
  • 最小负数
    1. 尾数数值部分取最大值,符号位 S f S_f Sf 取负(实际上就是尾数的最小值)
      • 原码表示就是: 1.111..1 ( n 个 1 ) 1.111..1(n个1) 1.111..1n1
      • 十进制表示就是: − ( 1 − 2 − n ) -(1-2^{-n}) (12n)
    2. 阶码取最大值
    3. 十进制表示: − 2 ( 2 m − 1 ) × ( 1 − 2 − n ) -2^{(2^{m-1})} \times (1- 2^{-n}) 2(2m1)×(12n)
  • 最大负数
    1. 尾数数值部分取最小值,符号位 S f S_f Sf 取负
      • 原码表示就是: 1.000..1 ( n − 1 个 0 ) 1.000..1(n-1个0) 1.000..1n10
      • 十进制表示就是: − 2 − n -2^{-n} 2n
    2. 阶码取最小值
    3. 十进制表示: − 2 − ( 2 m − 1 ) × 2 − n -2^{-(2^m -1)} \times 2^{-n} 2(2m1)×2n
  • 最小正数
    1. 尾数数值部分取最小值,符号位 S f S_f Sf 取正
      • 原码表示就是: 0.000..1 ( n − 1 个 0 ) 0.000..1(n-1个0) 0.000..1n10
      • 十进制表示就是: + 2 − n +2^{-n} +2n
    2. 阶码取最小值
    3. 十进制表示就是: 2 − ( 2 m − 1 ) × 2 − n 2^{-(2^m -1)} \times 2^{-n} 2(2m1)×2n
  • 最大正数
    1. 尾数数值部分取最大值,符号位 S_f 取正
      • 原码表示就是: 0 , 111..1 ( n 个 1 ) 0,111..1(n个1) 0,111..1n1
      • 十进制表示就是: + ( 1 − 2 − n ) +(1-2^{-n}) +(12n)
    2. 阶码取最大值
    3. 十进制表示就是: 2 2 m − 1 × ( 1 − 2 − n ) 2^{2^m -1} \times (1-2^{-n}) 22m1×(12n)

练习题:忽略图中 这里应该是浮点数

浮点数表示范围练习题

3. 浮点数的规格化形式

基数r取值规格化形式
2尾数最高位为1
4尾数最高 2 位不全为 0(2 个二进制位表示 1 个四进制位)
8尾数最高 3 位不全为 0 (3 个 二进制位表示 1 个四进制位)

4. 浮点数的规格化

浮点数规格化的步骤:

  1. 尾数左移或后移,使尾数的最高几位满足规格化形式的要求
    • 尾数左移:左规(数据相对小数点向左移动)
    • 尾数右移:右规(数据相对小数点向右移动)
  2. 对阶码进行加减处理,使浮点数的真值不发生变化

浮点数的规格化

规格化范围计算例题

需要注意到:规格化后浮点数的范围和未规格化浮点数的范围是不同

3. 例题部分

机器零

机器零

4. IEEE 754 标准

IEEE754标准

该标准同时要求:尾数必须采用规格化表示。特点如下:

  • 尾数最高位必为1
  • 只有一个小数点位置,它就是阶码的小数点位置,同时也是尾数的小数点位置
  • 阶码为整数、尾数为纯小数
数值类型符号位 S S S阶码尾数总位数
短实数182332
长实数1115264
临时实数1156480

三、定点运算

1. 移位运算

1. 移位的意义

如: 15.   m = 1500. c m 15.\,m=1500.cm 15.m=1500.cm​,相当于小数点右移两位。由于在计算机中小数点是按约定位置的,因此实际上小数点是不移动的。这种情况,我们称为:15 相对小数点左移两位(机器用语)

  • 左移:绝对值扩大
  • 右移:绝对值缩小

在计算机中,移位与加减配合,能够实现乘除运算

2. 算术移位规则

移位前提规则:符号位不变。移位添补规则如下:

移位添补规则

1. 移位添补规则分析
2. 移位运算示例
1. 正数移位运算

正数移位运算实例1

结论:对于正数的移位运算,无论是原码、补码还是反码

  • 左移:相当于 真 值 × 2 真值 \times 2 ×2
  • 右移:相当于 真 值 ÷ 2 真值 \div 2 ÷2

在接下来的负数移位运算例子中,请着重关注移位丢失对数的精度造成的影响

2. 负数移位运算

负数移位运算实例1

当精度丢失时,补码、反码对应的原码和真值移位对应的原码就有差别了。

同时,将本例中反码左移三位,会发现运算结果出错。原因在于反码左移3位时丢失了一个高位0,而这个高位0对应真值中的高位1

3. 算术移位的硬件实现

算术移位的硬件实现

4. 算术移位和逻辑移位的区别

算数移位和逻辑移位的区别

2. 加减法运算

因为在前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使用原码进行加减法运算,需要根据数的符号判别到底是加法运算还是减法运算,实现复杂

1. 补码加减法运算公式

整 数 [ A ] 补 + [ B ] 补 = [ A + B ] 补   ( m o d   2 n + 1 ) 小 数 [ A ] 补 + [ B ] 补 = [ A + B ] 补   ( m o d   2 ) 整数 \qquad [A]_补+[B]_补=[A+B]_补 \, (mod \, 2^{n+1})\\ 小数 \qquad [A]_补+[B]_补=[A+B]_补 \, (mod \, 2)\quad [A]+[B]=[A+B]mod2n+1[A]+[B]=[A+B]mod2

整 数 [ A − B ] 补 = [ A + ( − B ) ] 补 = [ A ] 补 + [ − B ] 补   ( m o d   2 n + 1 ) 小 数 [ A − B ] 补 = [ A + ( − B ) ] 补 = [ A ] 补 + [ − B ] 补   ( m o d   2 ) 整数 \quad [A-B]_补=[A+(-B)]_补=[A]_补+[-B]_补 \, (mod\, 2^{n+1})\\ 小数 \quad [A-B]_补=[A+(-B)]_补=[A]_补+[-B]_补 \, (mod \, 2) [AB]=[A+(B)]=[A]+[B]mod2n+1[AB]=[A+(B)]=[A]+[B]mod2

结论:在补码加减法运算中,实际上都是进行的加法。需要注意:

  • 连同符号位一起相加,符号位产生的进位自然丢掉

2. 两个例子

补码加减法例1

补码加减法例2

3. 溢出判断

溢出例子

  • 练习一出错原因:纯小数定点机,运算结果>1,发生溢出
  • 练习二出错原因:8位整数定点机,表示范围在 -128 ~ +127,运算结果超出了这个范围,产生溢出

溢出的概念:数据长度超出机器字长。(也可以说是,数据超过了机器所能表示数字的范围)

1. 一位符号位判溢出

判别方法:参与操作的两个数符号相同,其结果的符号与原操作数的符号不同,即为溢出。

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这个方法的正确性:

  1. 两个数异符号:即符号为一正一负,既然这两个数能够在定点机中表示,它们本身是不会溢出的,那么经过运算,结果肯定也不会溢出。
  2. 同为正数:假如运算结果变为负号,那就是发生了溢出。参考上面 练习一
  3. 同为负数:加入运算结果变为正号,那就是发生了溢出。参考上面 练习二(练习二可以看成是两个负数相加)

实现原理: 最 高 有 效 位 的 进 位 ⨁ 符 号 位 的 进 位 = 1 ⟹ 溢 出 最高有效位的进位 \bigoplus 符号位的进位 = 1 \quad \Longrightarrow 溢出 =1。如:
有 溢 出 { 1 ⨁ 0 = 1 0 ⨁ 1 = 1 无 溢 出 { 0 ⨁ 0 = 0 1 ⨁ 1 = 0 有溢出\begin{cases} 1\bigoplus0=1 \\ 0\bigoplus1=1 \end{cases} \\ 无溢出 \begin{cases} 0\bigoplus0=0 \\ 1\bigoplus1=0 \end{cases} {10=101=1{00=011=0
分析举例:

  1. 两个正数加法运算:假如两个正数均为 0,1xxxx ,那么经过运算后,最高有效位进位 1,符号位进位 0(即符号位没有进位),那么符号位就由 0 变 1,结果是负数。错误
  2. 两个负数加法运算:假如两个负数均为 1,0xxxx ,那么经过运算后,最高有效位进位 0,符号位进位 1,那么符号位就由 1 变 0,结果是正数。错误
2. 两位符号位判溢出

首先需要明确:两位符号位 代表 以4为模

补 码 计 算 公 式 : [ x ] 补 = { x 1 > x ≥ 0 4 + x   0 > x ≥ − 1 [ x ] 补 + [ y ] 补 = [ x + y ] 补 ( m o d   4 ) [ x − y ] 补 = [ x ] 补 + [ − y ] 补 ( m o d   4 ) 补码计算公式:[x]_补=\begin{cases} x \qquad 1>x\geq0 \\ 4+x\: 0>x\geq-1 \end{cases} \\ [x]_补+[y]_补=[x+y]_补(mod\,4)\\ [x-y]_补=[x]_补+[-y]_补(mod\,4) [x]={x1>x04+x0>x1[x]+[y]=[x+y]mod4[xy]=[x]+[y]mod4

判别原理:

两位符号位判溢出原理

4. 补码加减法的硬件配置

补码加减法的硬件配置

3. 乘法运算

1. 分析笔算乘法

笔算乘法分析

  1. 符号位单独处理:采用一个异或电路对符号进行处理
  2. 乘数的某一位决定是否加被乘数:将乘数放在移位寄存器中,每判断一次最低位,乘数右移一位(最低位丢失)
  3. 4个位积一起相加:用一个寄存器进行累加操作
  4. 乘积的位数扩大一倍:用两个寄存器一起保存乘积

2. 笔算乘法改进

笔算乘法改进

3. 改进后的笔算乘法过程(竖式)

改进后的笔算乘法分析

  1. 部分积初始值为 0
  2. 根据乘数末位的值判断部分积加值,结果记为 X
    • 乘数末位为1,部分积 + 被乘数
    • 乘数末位为0,部分积 + 0
  3. 将 2. 的结果X右移一位,形成新的部分积
  4. 乘数右移一位,末位移丢(因为末位判断过了,要判断倒数第二位的值了)。
  5. 从 2. 开始循环,直到乘数全部判断完成

注意:

  1. 每一轮循环执行了两次移位,X移位一次,乘数移位一次
  2. X移位时丢出来的低位数据,放在了乘数移位空出来的高位位置
  3. 这里用到了3个寄存器,有2个分别保存部分积高位乘数(和部分积低位),具有移位功能。1个用于保存被乘数,不具有移位功能
  4. 当计算完成后,两个寄存器合起来才是结果。其中:
    • 部分积寄存器保存结果的高位部分
    • 乘数寄存器保存结果的低位部分

4. 小结

  1. 乘法 运算可用 移位实现。n位数据的乘法运算,需要n次加法运算n次移位运算。n指运算数数据部分长度
  2. 由乘数的末位决定被乘数是否与原部分积相加, 然后 右移1位 形成新的部分积,同时 乘数 右移1 位 (末位移丢),空出高位存放部分积的低位
  3. 被乘数只与部分积的高位相加
  4. 硬件:3个寄存器(其中两个有移位功能),1个全加器(n+1位,实现相加操作)

5. 原码乘法

1. 原码一位乘运算规则

原码1位乘运算规则

2. 原码一位乘递推公式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xYAZyPYE-1651754934531)(https://i.loli.net/2021/11/17/iLFTlahbf5njwpy.png)]

原码1位乘例题

特点:

  1. 绝对值运算
  2. 移位的次数判断乘法是否结束
  3. 逻辑移位
3. 原码一位乘的硬件配置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JmG725Ld-1651754934532)(https://i.loli.net/2021/11/17/mgosj1BTkC5fLNV.png)]

  • A、X、Q 均 n+1 位
  • 移位和加受乘数末位控制

6. 补码乘法

4. 除法运算

1. 分析笔算除法

分析笔算除法

2. 笔算除法和机器除法的比较

笔算除法和机器除法的比较

需要注意的点:

  1. x 在第一次计算时,是被除数。从第二次开始,代表的就是余数了。而y始终代表除数。看恢复余数法中的例子
  2. 余数左移一位除数右移一位 相对而言是等价的
  3. 使用1倍字长加法器原因:用余数左移一位代替除数右移一位后,不会产生更多的位数

3. 原码除法

原码除法原理

计算机中除法运算的实现有两种:恢复余数法、不恢复余数法(加减交替法)。

1. 恢复余数法

假如求 [ x y ] 原 [\frac{x}{y}]_原 [yx],算法步骤:

  1. 被除数和除数进行比较,判断商值。计算机通过补码减法运算判断: [ x ∗ ] 补 − [ y ∗ ] 补 = [ x ∗ ] 补 + [ − y ∗ ] 补 x ∗ , y ∗ 代 表 绝 对 值 [x^*]_补-[y*]_补=[x^*]_补+[-y*]_补 \qquad x^*,y^*代表绝对值 [x][y]=[x]+[y]x,y
    • 余数为正数,上商为1,余数为x (x的值变了)
    • 余数为负数,上商为0 同时恢复被除数 x(上商为1代表这步减法是合规的,上商为0代表这里不能做减法,因此要恢复)
    • 注意: [ x ∗ ] 原 = [ x ∗ ] 补 = [ x ∗ ] 反 [x^*]_原=[x^*]_补=[x^*]_反 [x]=[x]=[x]
  2. x 逻辑左移1位成为新的被除数。从第1步开始循环

特点:

  1. x 代表的值一直在变化(做减法、做移位),而 y 代表的值是不发生变化的
  2. x 从第二步开始就代表了余数(左移1位后成为新一轮除法运算的被除数),因为x可能会被恢复,因此这种方法名为 恢复余数法
  3. 每一轮循环都会移位一次。n位的被除数,共移位n次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cZCuW8No-1651754934535)(https://i.loli.net/2021/11/17/dx7uUTPZeKM3wAY.png)]

特点:

  1. 上商 n+1 次
  2. 第一次上商判溢出
  3. 移位 n 次,加法 n+1 次
  4. 移位的次数判断除法是否结束

在纯小数定点机中,假如第一次上商为1,代表结果>1,产生了溢出。

恢复余数法运算规则:

恢复余数法运算规则

2. 不恢复余数法(加减交替法)

不恢复余数法运算规则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lLzZ36sE-1651754934538)(D:/%E5%A4%A7%E5%AD%A6%E8%B5%84%E6%96%99/%E8%AE%A1%E7%AE%97%E6%9C%BA%E7%BB%84%E6%88%90%E5%8E%9F%E7%90%86/img/%E4%B8%8D%E6%81%A2%E5%A4%8D%E4%BD%99%E6%95%B0%E6%B3%95%E4%BE%8B%E5%AD%90.png)]

特点:

  1. 上商 n+1 次
  2. 第一次上商判溢出
  3. 移n次,加 n+1 次
  4. 移位的次数判断除法是否结束
3. 原码加减交替除法硬件配置

原码加减交替除法硬件配置

四、浮点四则运算

1. 浮点加减法运算

1. 对阶

浮点数运算有两个前提要求:

  1. 基值相同
  2. 阶码相同

只有满足这两个要求,才能保证尾数进行加减法运算结果的正确性。而在基值相同的情况下,调整阶码使阶码相同就是对阶。对阶时尾数也要调整(保证真值不变)

1. 求阶差

计算机中,通过对阶码进行补码减法运算,判断阶差,并对阶码进行调整。下图给出了阶差公式及所有的调整方案:

求阶差

2. 对阶原则

计算机采用的对阶原则是:小阶向大阶看起。原因:高位丢失影响大小,低位丢失影响精度高位丢失和低位丢失对比

对阶例子

3. 规格化
1. 规格化数的定义

如下:
通 用 定 义 : 1 r ≤ ∣ S ∣ < 1 r 代 表 基 值 当   r = 2   时 : 1 2 ≤ ∣ S ∣ < 1 通用定义:\frac{1}{r}\leq|S|<1 \qquad r代表基值 \\ 当\,r=2\,时:\frac{1}{2}\leq|S|<1 \qquad r1S<1rr=221S<1

2. 规格化数的判断

规格化数的判断

特例

3. 左规

机器数采用补码:尾数左移一位(算数移位),阶码减 1,直到数符和第一数位不同为止。对阶例题

对阶例题

4. 右规

使用条件:当 尾数溢出( >1)时,需 右规。即尾数出现 01. ×× …×或 10. ×× …×时

机器数采用补码:尾数右移一位(算术移位),阶码加 1

4. 舍入

对阶右规 过程中,可能出现 尾数末位丢失 引起误差,需考虑舍入。两种舍入方案:

  1. 01入法:
    • 末位丢失0:不做处理
    • 末位丢失1:末位+1
  2. 恒置1法:无论末位丢失0或1,始终把末位设为1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40c2bwW7-1651754934542)(https://i.loli.net/2021/11/18/L5hM2T1nfNovudi.png)]

5. 溢出判断

浮点四则运算-溢出判断

最值的计算方法参考 [浮点数的范围计算](#2. 浮点数的表示范围)

五、算数逻辑单元

1. ALU电路

2. 快速进位链

1. 并行加法器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b6vBbWCt-1651754934543)(https://i.loli.net/2021/11/18/yJdpaDTR2o5kPv7.png)]

整体来看:

  1. A 0 ⋯ A n A_0 \cdots A_n A0An,输入 x x x的值。 B 0 ⋯ B n B_0 \cdots B_n B0Bn,输入 y y y的值。
    • A i A_i Ai 对应 x x x 中的 第 i i i​ 位(自👉至👈)
    • B i B_i Bi 对应 y y y 中的 第 i i i 位(自👉至👈)
    • 因此, F A i FA_i FAi 实际上执行的是两个运算数中 同一位置的进制位的 加法运算

取单个模块来看,如图中的 F A 0 FA_0 FA0

  1. A 0 、 B 0 A_0、B_0 A0B0分别输入 x 的 最 低 位 、 y 的 最 低 位 x的最低位、y的最低位 xy
  2. C − 1 C_{-1} C1 代表低一位的计算进位
  3. A 0 、 B 0 、 C − 1 A_0、B_0、C_{-1} A0B0C1进行计算,结果中低位保存在 S 0 S_0 S0,高位经 C 0 C_0 C0 传递给下一高位的计算单元 F A 1 FA_1 FA1​(运算结果可能是2位或1位)

分析本位结果 S i S_i Si1的情况和 进位结果 C i C_i Ci1的情况:

  1. S i = 1 S_i=1 Si=1
    1. A i 、 B i 、 C i − 1 A_i、B_i、C_{i-1} AiBiCi1,三者中任意一个为1,剩余两个为0
    2. A i 、 B i 、 C i − 1 A_i、B_i、C_{i-1} AiBiCi1​,三者都为1
  2. C i = 1 C_i=1 Ci=1
    1. A i 、 B i 、 C i − 1 A_i、B_i、C_{i-1} AiBiCi1​,三者中任意两个为1,剩余一个为0
    2. A i 、 B i 、 C i − 1 A_i、B_i、C_{i-1} AiBiCi1三者都为1

S i = A i ‾   B i ‾   C i − 1 + A i ‾   B i   C i − 1 ‾ + A i   B i ‾   C i − 1 ‾ + A i   B i   C i − 1 C i = A i ‾   B i   C i + A i   B i ‾   C i + A i   B i   C i − 1 ‾ + A i   B i   C i − 1 = A i B i + ( A i + B i ) C i − 1 = d i + t i C i − 1 其 中 : d i = A i B i ( 本 地 进 位 ) t i = A i + B i ( 传 送 条 件 ) S_i= \overline{A_i}\,\overline{B_i}\,C_{i-1} + \overline{A_i}\,B_i\,\overline{C_{i-1}} + A_i\,\overline{B_i}\ \overline{C_{i-1}} + A_i\,B_i\,C_{i-1} \\ \begin{aligned} C_i &= \overline{A_i}\,B_i\,C_i + A_i\,\overline{B_i}\,C_i + A_i\,B_i\,\overline{C_{i-1}} + A_i\,B_i\,C_{i-1} \\ &= A_iB_i + (A_i+B_i)C_{i-1} \\ &= d_i + t_iC_{i-1} \end{aligned} \\ 其中:d_i=A_iB_i (本地进位) \qquad t_i=A_i+B_i (传送条件) Si=AiBiCi1+AiBiCi1+AiBi Ci1+AiBiCi1Ci=AiBiCi+AiBiCi+AiBiCi1+AiBiCi1=AiBi+(Ai+Bi)Ci1=di+tiCi1di=AiBiti=Ai+Bi

并行加法器的特点:

  1. 每一位的计算依赖于前一位的计算结果(低位的进位值),自👉至👈逐位计算,逐级传递进位
  2. A i 、 B i A_i、B_i AiBi只有一个1 时,有 C i = C i − 1 C_i=C_{i-1} Ci=Ci1 C i C_i Ci的推论式可证明

注意:在公式中,记法可以理解为运算,乘法可以理解为运算

2. 串行进位链

  • 进位链:传送进位的电路
  • 串行进位链:进位信号采用串行传递

在对并行加法器的分析中我们得知:进位的传递速度会影响加法器的计算速度。因此,单独处理进位操作,设计实现快速进位,可以提高加法器的计算速度。这就是进位链的作用。

串行进位链电路图

A 0 , B 0 A_0,B_0 A0,B0 C − 1 C_{-1} C1 d 0 d_0 d0 d 0 ‾ \overline{d_0} d0 t 0 t_0 t0 t 0   &   C − 1 t_0 \, \& \, C_{-1} t0&C1 C 0 = d 0 ‾   &   ( t 0   &   C − 1 ) C_0=\overline{d_0}\, \& \, (t_0 \, \& \, C_{-1}) C0=d0&(t0&C1)输入值中1的个数
都是11101013
都是10101112
任一为11011012
任一为10011101
都是01010101
都是00010100

补充说明:

  • t 0   &   C − 1 t_0 \, \& \, C_{-1} t0&C1​:第一次 与非门 运算(异或运算)
  • d 0 ‾   &   ( t 0   &   C − 1 ) \overline{d_0}\, \& \, (t_0 \, \& \, C_{-1}) d0&(t0&C1)​:第二次 与非门 运算(异或运算),同时也是进位的结果
  • d 0 = A 0   & &   B 0 t 0 = A 0   ∣ ∣   B 0 d_0=A_0\, \&\& \,B_0 \qquad t_0=A_0\,||\,B_0 d0=A0&&B0t0=A0B0

C 0 = d 0 + t 0 C − 1 = d 0   ∣ ∣   ( t 0   & &   C − 1 ) = 非   d 0 ‾   ∣ ∣   [   非   ( t 0   ∣ ∣   c − 1 )   ] = 非   [   ( d 0 ‾ )   & &   ( t 0   ∣ ∣   C 1 ] ( 德 摩 根 率 ) = 非   {   d 0 ‾   & &   [   非   (   t 0   & &   C − 1 )   ]   } \begin{aligned} C_0 &= d_0+t_0 C_-1 \\ &= d_0\, || \,(t_0 \, \&\& \, C_{-1}) \\ &= 非\,\overline{d_0}\, || \,[\,非\,(t_0\, || \, c_{-1})\,] \\ &= 非\,[\,(\overline{d_0})\, \&\& \,(t_0\, || \,C_{_1}] \quad(德摩根率) \\ &= 非\, \{\, \overline{d_0}\, \&\&\,[\,非\, (\,t_0\, \&\&\, C_{-1})\,] \,\} \\ \end{aligned} C0=d0+t0C1=d0(t0&&C1)=d0[(t0c1)]=[(d0)&&(t0C1]={d0&&[(t0&&C1)]}

显然,串行进位链依然是采用逐级传递进位的方式

3. 并行进位链

4位并行加法器进位链

  1. 根据上图中的算式推演,4个进位的产生只和 C − 1 C_{-1} C1有关,一旦已知 C − 1 C_{-1} C1值,4个进位同时产生。因为t和d的生成只与A、B有关
  2. 进位链电路中:
    • 下层是一个与或非门,在推演的算式中:每一项内部是乘法(为与操作),各项结果执行或操作即可得出答案。因此与或非门多执行了一次非操作,所以与或非门的结果再执行一次非门才是正确结果
    • 最高位 C 3 C_3 C3的进位产生电路和其他进位的产生电路是不同的。其执行逻辑为:
      1. 前四项执行与或非逻辑,最后一项执行与非逻辑。得出的两个结果都是正确结果取非后的结果
      2. 将这两项结果取非后进行操作,即可得出正确进位
1. 单重分组跳跃进位链

单重分组跳跃进位链

  • 小组内的进位产生和4位加法器进位链是一样的
  • 每一小组组内进位是同时产生的。小组间采用串行进位意味着只有前一小组进位产生后,后一小组的进位才会产生,如
    1. 第4小组进位同时产生后,第3小组的进位才会同时产生
    2. 第3小组进位同时产生后,第2小组的进位才会同时产生
2. 双重分组跳跃进位链

特征:n 位全加器分若干大组,大组中又包含若干 小组。每个大组中小组的最高位进位同时产生。 大组与大组之间采用串行进位。以 n = 32 n=32 n=32为例:

双重分组跳跃进位链

1. 大组进位分析

以第二大组为例:

C 3 = d 3 + t 3 C 2 = d 3 + t 3 d 2 + t 3 t 2 d 1 + t 3 t 2 t 1 d 0 ⏞ D 8 + t 3 t 2 t 1 t 0 ⏞ T 8 C − 1 同 理 有 : { C 7 = D 7 + T 7 C 3 C 11 = D 6 + T 6 C 7 C 15 = D 5 + T 5 C 11 进 一 步 展 开 可 得 : { C 3 = D 8 + T 8 C − 1 C 7 = D 7 + T 7 C 3 = D 7 + T 7 D 8 + T 7 T 8 C − 1 C 11 = D 6 + T 6 C 7 = D 6 + T 6 D 7 + T 6 T 7 D 8 + T 6 T 7 T 8 C − 1 C 15 = D 5 + T 5 C 11 = D 5 + T 5 D 6 + T 5 T 6 D 7 + T 5 T 6 T 7 D 8 + T 5 T 6 T 7 T 8 C − 1 \begin{aligned} C_3 &= d_3+t_3C_2 \\ &= \overbrace{d_3+t_3d_2+t_3t_2d_1+t_3t_2t_1d_0}^{D_8}+\overbrace{t_3t_2t_1t_0}^{T_8}C_{-1} \end{aligned} \\ 同理有:\\ \begin{cases} C_7 = D_7+T_7C_3 \\ C_{11} = D_6+T_6C_7 \\ C_{15} = D_5+T_5C_{11} \end{cases} \\ 进一步展开可得: \\ \begin{cases} C_3 = D_8+T_8C_{-1} \\ C_7 = D_7+T_7C_3 = D_7+T_7D_8+T_7T_8C_{-1} \\ C_{11} = D_6+T_6C_7 = D_6+T_6D_7+T_6T_7D_8+T_6T_7T_8C_{-1} \\ C_{15} = D_5+T_5C_{11} = D_5+T_5D_6+T_5T_6D_7+T_5T_6T_7D_8+T_5T_6T_7T_8C_{-1} \end{cases} C3=d3+t3C2=d3+t3d2+t3t2d1+t3t2t1d0 D8+t3t2t1t0 T8C1C7=D7+T7C3C11=D6+T6C7C15=D5+T5C11C3=D8+T8C1C7=D7+T7C3=D7+T7D8+T7T8C1C11=D6+T6C7=D6+T6D7+T6T7D8+T6T7T8C1C15=D5+T5C11=D5+T5D6+T5T6D7+T5T6T7D8+T5T6T7T8C1

需要注意到:

  • D i D_i Di 小组的本地进位 与外来进位无关,其产生只与A、B有关
  • T i T_i Ti 小组的传送条件 与外来进位无关 传递外来进位,其产生只与A、B有关

第二大组进位线路

  • C 3 、 C 7 、 C 11 、 C 15 C_3、C_7、C_{11}、C_{15} C3C7C11C15是第二大组内每个小组组内的最高进位
  • 由这个线路图可以知道:大组内小组最高位进位同时产生
  • 注意观察,这个线路图其实和4位并行加法器进位链是一致的
2. 小组进位分析

以第8小组为例,进位线路如图:

双重分组跳跃进位链小组进位线路

  • 只产生 低 3 位 的进位和 本小组的 D 8 、 T 8 D_8、 T_8 D8T8
3. 总结
  • 进位产生特点:
    1. 一个大组内:
      • 各小组最高进位同时产生
      • 其他进位也同时产生
      • 但:小组内最高进位和其他进位不是同时产生的
    2. 各大组之间采用串行进位,进位不是同时产生的
  • 优点:大组内各小组最高进位同时产生也就意味着:当前一大组的进位传递过来后,本大组的最高进位会立即产生并向前传递,因此进位速度大大提高

n=16双重分组跳跃进位链

举报

相关推荐

第六章 方法入门

PTA第六章

第六章 BOM

第六章 容器

第六章总结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