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深度解析dubbo源码 (dubbo整体设计) (二)


深度解析dubbo源码 (dubbo整体设计) (二)_zookeeper


文章目录

  • ​​1.dubbo的调用关系​​
  • ​​2.dubbo的启动和执行流程说明​​
  • ​​3.dubbo的整体调用链路​​
  • ​​5.dubbo的源码整体设计​​
  • ​​6.dubbo的各个层级的状况​​

1.dubbo的调用关系

dubbo的调用关系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Provider:暴露服务的服务提供方

  • Protocol:协议, 负责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协议交互数据
  • Service:服务,真实的业务服务信息,可以理解为接口和实现
  • Container:容器,dubbo的运行环境

2.Consumer:调用远程服务的服务消费方

  • Protocol:协议,负责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协议交互数据
  • Cluster:集群,感知提供者端的列表信息
  • Proxy:代理,可以理解为提供者的服务调用代理类,由它接管Consumer中的接口调用逻辑

3.Registry:注册中心,用于作为服务发现和路由配置等工作,提供者和消费者都会在这里进行注册

4.Monitor:用于提供者和消费者的数据统计,如调用频次、成功失败次数等

2.dubbo的启动和执行流程说明

  1. 提供者端启动, 容器负责把service信息加载,并通过Protocol注册到注册中心
  2. 消费端启动,通过监听提供者列表来感知提供者信息,并在提供者发生改变时,通过注册中心及时通知消费端
  3. 消费方发起请求,通过Proxy模块
  4. 利用Cluster模块选择真是的要发送给的提供者信息
  5. 交由Consumer中的Protocol把信息发送给提供者
  6. 提供者同样需要通过Protocol模块来处理消费者的信息
  7. 最后由真正的服务提供者service来处理请求

3.dubbo的整体调用链路

深度解析dubbo源码 (dubbo整体设计) (二)_封装_02

  • 淡绿色代表了 服务生产者的范围 ;淡蓝色代表了服务消费者的范围 ;红色箭头代表了调用的方向
  • 图中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业务逻辑层(我们编写的业务代码);RPC层(远程调用过程) ;Remoting(远程数据传输)

整体链路调用的流程

  1. 消费者通过Interface进行方法调用,统一交由消费者的Proxy处理(Proxy通过ProxyFactory来进行代理对象的创建)
  2. Proxy调用Filter模块,做一个统一的过滤请求。(这里的过滤一般是服务容错、调用本地缓存等)
  3. 进入到最主要的invoker调用逻辑:
  4. 通过Directory读取配置信息, 最终通过list方法获取所有的invoker

    通过Cluster模块,根据选择的具体路由规则来选择invoker列表

    通过loadBalance模块,选择负载均衡策略,选择一个具体的invoker来处理请求

    如果执行出错,且Consumer阶段配置了重试机制,则会重新尝试执行

  5. 继续经过filter,进行执行功能的前后封装 invoker 选择具体的执行协议。(注意这里的filter要区别于上面步骤2中的filter,这里做的事情与上面完全不同,这里操作有:context、deprecated、count、limit、monitor等)
  6. 请求进入client,进行codec(编码)、serialization(序列化),然后发送数据给provider
  7. 请求到达Provider中的Server, 这里进行方便吗和反序列化的接收数据
  8. 使用Exporter选择执行器(执行协议)
  9. 交给Filter进行一个提供者端的过滤, 到达invoker
  10. 这里我们可以将6、7、8的执行过程与前面 4、5的执行过程做一个对比,前面4、5的执行过程时通过filter包装对象 – > invoker选择执行协议 —> client编码和序列化数据 ;这里6、7、8的执行过程是 server反序列化接收到的数据 --> Export选择执行协议 —> filter 包装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前面4、5的过程是服务消费端加工数据和传输的过程, 后面6、7、8是服务提供端接收数据和翻译数据的过程。
  11. 通过invoker调用接口的具体实现,然后返回

5.dubbo的源码整体设计

深度解析dubbo源码 (dubbo整体设计) (二)_封装_03

  1. 图中左边的淡蓝色部分是服务消费端的源码设计,右边的淡绿色部分为服务提供者的源码设计, 中间用红色方框括起来的部分是二者的公共部分。
  2. 图的最左边部分, 整个服务从大的层面分我们可以分为三层:business(具体实现业务层)、RPC(远程服务调用层)、Remoting(远程数据传输成)
  3. 图中最左边,又将数据分成10小层,而图中的最右边代表着各层之间的依赖关系,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层之间是单向依赖的,每一层都可以剥离上一层被单独调用。
  4. 图中蓝色虚线代表初始化的过程,即启动时组装链;红色实线为方法的调用过程,即运行时调用链;紫色三箭头为继承,可以把子类看作父类的同一个节点,线上的文字为调用方法。
    深度解析dubbo源码 (dubbo整体设计) (二)_数据_04

深度解析dubbo源码 (dubbo整体设计) (二)_java_05

按照上面了解到的dubbo的整体调用链路, 在这里的调用过程是:start —> interface — > proxy – >filter —> invoker --> filter —> client ----> codec—>serilization ----> server —> export —> filter —> invoker

6.dubbo的各个层级的状况

  • config 配置层:对外配置接口,以 ServiceConfig, ReferenceConfig 为中心,可以直接初始化配置类,也可以通过 spring 解析配置生成配置类
  • proxy 服务代理层:服务接口透明代理,生成服务的客户端 Stub 和服务器端 Skeleton, 以 ServiceProxy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ProxyFactory
  • registry 注册中心层:封装服务地址的注册与发现,以服务 URL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RegistryFactory, Registry, RegistryService
  • cluster 路由层:封装多个提供者的路由及负载均衡,并桥接注册中心,以 Invoker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Cluster, Directory, Router, LoadBalance
  • monitor 监控层:RPC 调用次数和调用时间监控,以 Statistics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MonitorFactory, Monitor, MonitorService
  • protocol 远程调用层:封装 RPC 调用,以 Invocation, Result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Protocol, Invoker, Exporter
  • exchange 信息交换层:封装请求响应模式,同步转异步,以 Request, Response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Exchanger, ExchangeChannel, ExchangeClient, ExchangeServer
  • transport 网络传输层:抽象 mina 和 netty 为统一接口,以 Message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Channel, Transporter, Client, Server, Codec
  • serialize 数据序列化层:可复用的一些工具,扩展接口为 Serialization, ObjectInput, ObjectOutput, ThreadPool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