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向内看——2020与2021,对这两年的复盘(6)

罗子僧 2022-02-12 阅读 203
经验分享

藏地半年-青海篇(2020-8 —— 2020- 10)

…(此处省略一万字)

转眼,来到青海已经过了接近一个月,这里的佛事活动已经结束,参与者们也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寺院。我所要拜访的那位大修行人,正独自坐在空旷大厅的座椅上休息,大病初愈的他看起来显得非常疲惫。这一个月,除了主持活动之外,他每天还需要会见从全国各地前来拜访的人,对他们传授经典,还要密集地进行“开示”对话。

当时,我看到这个情景之后就止不住地流泪,我很少因为某件事情而如此动容。

“菩提心生起来没有?”他问我。

“好像有一点感觉了…”

“那就好…”

应该是一位有慈悲心的智者,我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人物。

许多人对于他,有我所认为的“过度”赞誉,我十分质疑,这些人是否是由于对偶像的崇拜、对不确定的恐惧而对某一精神领袖产生了强烈的依赖。不过,也因为他这段时间给了我强烈的感受,所以我对他也产生了好奇,并决定留下。一方面,我想亲身去观察他是否知行合一;另一方面,我也想在这段时间去向他请教、学习,并尝试所谓的“修行实践”。

佛法的教化,有时是为了让对方了解到其问题的根本所在,并引导其得到成长,因此,佛法强调“契机”、“契理”,通俗理解,就是医生要在合适的时机给患者合适的药,这也是所谓的“善巧方便”。要做到这一点,对修行人的智慧和耐心有极高的要求。在生活中,我往往看到的是一些即时反应者,说的夸张一点,我感觉很多人在激烈、暴力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交互,他们焦急、慌张、恐惧、防御。而那位修行人告诉我,当他看到一些人的问题,有些人可以当下就说,但有些人可能几年后再讲。

“…你是贪心的、嫉妒心强的、傲慢的…他的进步很大…所以,你好好改变一下,好不好?”

某一天,当我和另一位朋友在为他准备好午餐后,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告诉了我。这样的冲击是突如其来的,我没有任何准备,只感觉耳根发红、措手不及。当然,这也开始激发了我对自我觉察、分析的意识和欲望,我想知道更深层次的原因、更多无意识的内容。

为何要找到一位导师?或许就是为了找一个人把我们踩在脚底下的“红地毯”抽走,让我们摔的四脚朝天…

我开始意识到,佛法的修持,包含着对自我深刻的探索,这种探索在每一个当下,了解自己的心,然后掌控自己的心,从而达到一种非暴力的状态。反之,一颗失控、盲目、暴力的心,会得到满足吗?会幸福吗?…从这个角度而言,修行人对“我”、“心”、“行为”的认识、理解有深刻的意义,而且,这也不单单是对于当下的,其目标和理念也是极其长期的,而且这种自利利他的修持具有很强的扩散性,但具体的内容则不便展开。

此后,我开始沉浸在佛法书籍的阅读中,我非常想了解修行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法,我很好奇他们是如何建立一种强烈信念,然后知行合一,达到洒脱的。而且,这种状态是当然我所期望的,我似乎对所谓的意义,也有了更多具体的想法。

基于此,我还想到当下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其中一种情况,可能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让人去追逐一个难以企及的“社会标准”,同时,人因为对未来充满的不确定性而产生巨大的压力及问题性的焦虑,这种压力和焦虑甚至会引发抑郁,这种不当,甚至会以躯体化、疾病的形式来寻求释放。或许这个修持的过程,是自身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人的过程。

2020年8月19日,记得当时的我正游荡在青海某州的一条街道上,心不在焉的我,心里一直在考虑接下来该何去何从。虽然,来到的这些地方,遇到的人都会尝试对我施加所谓“出世”的影响,但我自己很清楚,我的个性并不会因为“他人的理由”而被说服,我只会因为“自己的理由”而行动,换句话来说,我目前的想法无法容纳一条“出世间”的道路,我决定继续走“世间”路,自己去检验、探索。

但,我接下来要做什么?继续做AI产品?似乎这种欲望变得没有那么强烈了…

站在马路边的我看着车来车往,此时,一种强烈的愿望突然被唤起,我回忆起在高中时期对心理学的遗憾。当时,我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也尝试去填报心理学专业,但由于分数的限制而无奈放弃,不过,学习心理学、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想法却一直埋在我的心里。

就是它了!我打开搜索软件查找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方法…培训机构?考证?考研?我考虑了一下,前两者似乎都不太靠谱可行,如果从长远考虑,似乎考研更利于自己的成长,因此,当时也开始萌生了考研的想法。

回到寺院后,我请教了那位修行人,并描述了我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想法 —— 学习心理学,以后用这方面的知识去帮助别人,同时,我认为自己可以基于此去尝试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而这件事情的意义即使在佛法的领域中也是深远的,我还可以继续去实践、观察这个理论。他听了之后特别支持,之后就开始逢人就讲,这个小伙子要考“心理学研究生”,我似乎不考也得考了…

2020年9月中旬,我确定了自己要考研的想法,并第一次知道考研时间是12月底,我还有差不多3个半月的时间…没事,当时的心态很放松,因为我决定给自己一个小尝试,看看自己的水平,试试水,因此,我10月25日才从青海返程,开始正式的考研复习。最后,对于那位修行人的观察,我没有答案,也暂时难以得出答案,还需要时间,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值得我继续观察。

青海之行结束了,它是这场漫长旅行的终点,也是我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未完待续)

向内看 —— 2020与2021,对这两年的复盘(1)
向内看 —— 2020与2021,对这两年的复盘(2)
向内看 —— 2020与2021,对这两年的复盘(3)
向内看 —— 2020与2021,对这两年的复盘(4)
向内看 —— 2020与2021,对这两年的复盘(5)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