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有得聊”是机械工业出版社旗下IT专业资讯和服务平台,致力于帮助读者在广义的IT领域里,掌握更专业、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快速提升职场竞争力。
导语:辅助设计大讲堂第五讲如期而至啦!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详尽的教学案例,我们还会尽可能多的提供综合案例教学视频,总之我们的目标就是,好学,好用,干货满满!同时我们也将建立“辅助设计大讲堂交流微信群”群中会有名师提供解答辅导,欢迎大家踊跃加入。那么本期我们将在AutoCAD 2016上进行零件图绘制演练。由于篇幅有限,本节我们先分享实例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将于下周发放。
01
零件图绘制
本操作实例要完成的典型零件图如图1所示。该实例使用的样板已经定义好了图层、标注样式、文字样式、多重引线样式等,用户在设计中使用该样板时只需调用而不必重新定制。
图1.典型零件图
该典型零件图的绘制步骤如下。
1)新建一个图形文件。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或者使用“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创建一个新图形文件,该图形文件以“BD-A3横向-不留装订边.dwt”为样板,“BD-A3横向-不留装订边.dwt”样板文件位于随书光盘的“CH8”文件夹中。本例采用“草图与注释”工作空间作为操作界面。
2)绘制主中心线。在功能区“默认”选项卡的“图层”面板中,从图层列表中选择“中心线”层,接着单击“直线”按钮,在图框内的合适位置处绘制图2所示的主中心线。在绘制过程中启用正交模式。
图2.绘制主中心线
3)绘制以中心线表示的圆。
命令: 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切点、切点、半径(T)]: _int 于 //在图形窗口中按住〈Shift〉键并单击鼠标右键,接着从快捷菜单中选择“交点”选项,使用鼠标捕捉并选择左侧两中心线的交点
指定圆的半径或 [直径(D)]: 40↙
绘制的辅助圆如图3所示。
图3.绘制辅助圆
4)将“粗实线”层设置为当前图层。在“图层”面板的图层列表中选择“粗实线”层,从而将其设置为当前图层。
5)在主视图(左边的视图)中绘制若干个圆。单击“圆:圆心,半径”按钮来绘制图4所示的4个圆,这4个圆的半径从大到小分别为50、30、10和5.5。
图4.绘制4个圆
6)阵列出均布的圆。在“修改”面板中单击“环形阵列”按钮,根据命令行提示进行如下操作。
命令: _arraypolar
选择对象: 找到 1 个 //选择图5a所示的小圆
选择对象: ↙ //按〈Enter〉键确认
类型 = 极轴 关联 = 否
指定阵列的中心点或 [基点(B)/旋转轴(A)]: _int 于 //选择图5b所示的两正交中心线的交点
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 [关联(AS)/基点(B)/项目(I)/项目间角度(A)/填充角度(F)/行(ROW)/层(L)/旋转项目(ROT)/退出(X)] <退出>: I↙ //选择“项目(I)”选项
输入阵列中的项目数或 [表达式(E)] <6>: 6↙ //输入项目数为6
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 [关联(AS)/基点(B)/项目(I)/项目间角度(A)/填充角度(F)/行(ROW)/层(L)/旋转项目(ROT)/退出(X)] <退出>: F↙ //选择“填充角度(F)”选项指定填充角度(+=逆时针、-=顺时针)或 [表达式(EX)] <360>: 360↙ //输入填充角度为360°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 [关联(AS)/基点(B)/项目(I)/项目间角度(A)/填充角度(F)/行(ROW)/层(L)/旋转项目(ROT)/退出(X)] <退出>: AS↙ //选择“关联(AS)”选项创建关联阵列 [是(Y)/否(N)] <否>: Y↙ //选择“是(Y)”选项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 [关联(AS)/基点(B)/项目(I)/项目间角度(A)/填充角度(F)/行(ROW)/层(L)/旋转项目(ROT)/退出(X)] <退出>:↙ //按〈Enter〉键接受并退出环形阵列操作
图5.环形阵列操作的部分图解
a) 选择要环形阵列的小圆 b) 指定阵列的中心点
完成上述环形阵列操作得到的图形结果如图6所示。
图6.阵列结果
7)创建3条偏移线。单击“修改”面板中的“偏移”按钮,创建图7所示的辅助中心线。
图7. 创建3条偏移线
8)绘制以粗实线显示的轮廓线。单击“直线”按钮,借助上步骤创建的辅助中心线,以连接交点的方式绘制粗实线,如图8所示。
图8. 绘制粗实线
绘制好这3段粗实线后,将步骤7)创建的3条偏移线(辅助中心线)删除。
9)修剪图形。在“修改”面板中单击“修剪”按钮,将轴键槽处不需要的线段修剪掉,如图9所示。
图9.修剪操作
10)绘制构造线以辅助设计。在“图层”面板的图层列表中选择“构造线”层,该图层将用来专门放置构造线。
使用“绘图”面板中的“构造线”按钮,绘制图10所示的7条水平构造线。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单击“绘图”面板中的“构造线”按钮后,根据命令行提示进行如下操作。
命令: _xline
指定点或 [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 H↙
指定通过点: //选择图10所示的点1
指定通过点: //选择图10所示的点2
指定通过点: //选择图10所示的点3
指定通过点: //选择图10所示的点4
指定通过点: //选择图10所示的点5
指定通过点: //选择图10所示的点6
指定通过点: //选择图10所示的点7
指定通过点: ↙ //按〈Enter〉键
图10.绘制水平构造线
11)绘制垂直构造线。单击“绘图”面板中的“构造线”按钮,绘制图11所示的竖直(垂直)构造线。
图11. 绘制垂直构造线
12)偏移操作。在“修改”面板中单击“偏移”按钮,由垂直构造线创建图12所示的偏移线,这些偏移线都位于原垂直构造线的左侧,它们将作为绘图的辅助线。
图12.创建偏移线
13)继续执行偏移操作。单击“偏移”按钮,创建图13所示的偏移中心线。
图13.创建偏移中心线
14)在另一个视图中绘制部分轮廓线。从“图层”面板的图层列表中选择“粗实线”层,将“粗实线”层设置为当前层。单击“直线”按钮,并结合对象捕捉和对象捕捉追踪等功能绘制图14所示的粗实线。
15)镜像操作。在“修改”面板中单击“镜像”按钮,在右侧的视图中进行镜像操作,得到图15所示的轮廓线。
图14.绘制粗实线
图15.镜像结果
16)删除不再需要的中心线和关闭“构造线”层,也就是将右侧视图中不再需要的一条偏移中心线删除掉,并在“图层”面板的图层列表中单击“构造线”层的“开/关图层”按钮,以关闭该层,此时如图16所示。
图16.关闭“构造线”层
关闭“构造线”层后,视图如图17所示。
图17.关闭“构造线”层后的视图
17)圆角。单击“圆角”按钮,在图形中创建图18所示的两处圆角,圆角半径为5。
18)倒角。单击“倒角”按钮,在图形中创建图19所示的4处倒角,这些倒角的尺寸均为C2(2×45°)。
图18.创建圆角
图19.创建倒角
19)绘制两条中心线表示轴线。从“图层”面板的图层列表中选择“中心线”层。接着单击“直线”按钮,使用对象捕捉追踪功能在右侧的视图中辅助绘制两条中心线,如图20所示。这两条中心线通过相应的孔轴。
图20.在右侧的视图中绘制中心线
20)绘制剖面线。在“图层”面板的图层列表中选择“标注及剖面线”层。接着单击“填充图案”按钮,在功能区中出现“图案填充创建”上下文选项卡。在“图案”面板上选择“ANSI31”图案,在“特性”面板中将“角度”设置为“0”,将“比例”设置为“1.5”,在“选项”面板中单击“关联”按钮
以选中它,如图21所示。
图21.功能区的“图案填充创建”上下文选项卡
在“边界”面板中单击“拾取点”按钮。在图22所示的区域1、区域2、区域3和区域4内分别单击。在“图案填充创建”上下文选项卡中单击“关闭图案填充创建”按钮
,完成的剖面线如图23所示。
图22.指定要填充的区域
图23.绘制剖面线
★本实例的素材文件,小编已经上传到了百度网盘,需要下载的朋友,可关注公众号“IT有得聊”回复辅助设计可获得下载链接!
02
辅助设计大讲堂交流微信群
辅助设计大讲堂交流微信群已经建立,欢迎小伙伴们加入其中,感谢大家的支持。大家可以在群里交流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还没有加入的小伙伴可以扫描下方管理员二维码,让管理员帮忙拉进群,期待大家的加入。顺便提醒一下,添加好友的时候可以备注辅助设计字样,方便管理员识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