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复习
 一、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的核心思想:分层 ;上层协议再下层协议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再提供增值服务
 1应用层:实现各种服务
 2表示层:编码转换为二进制
 3会话层:维持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器之间的会话连接
 4传输层:根据端口号区分服务
 端口号范围(0—65535)
 1—1023静态端口 1024—65535动态端口
 5网络层:根据IP地址来进行逻辑寻址
 获取对方IP地址的方法:
 1直接知道对方的IP地址
 2通过域名获取对方的IP地址
 3通过APP或应用程序访问服务器
 4通过广播获取
 6数据链路层:根据mac地址进行物理寻址
 MAC地址:所有芯片出厂时厂商烧录的串号
 7物理层:传递和处理电信号
 二TCP\IP协议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模型和OSI模型的区别:TCP/IP模型支持跨层封装,TCP/IP的跨层封装一般应用在直连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讯
 三IP地址
 IPV4地址32位进制,IPV6地址128位进制
 地址分类:A,B,C,D,E
 A,B,C:单播地址D:组播地址E:保留地址
 A:10.0.0.0—10.255.255.255
 B:172.16.0.0—172.31.255.255
 C:192.168.0.0—192.168.255.255
 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将一个广播域逻辑的划分为多个广播域
 CIDR:无类域间路由
 四:静态路由
 获取未知网段的路由信息:静态路由,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手工配置 动态路由:路由器开启统一协议
 静态路由优点:1不会占用额外的资源2选路合理3更加安全
 缺点:1,配置量大2静态路由手动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