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学习汇总: GreyZhang/g_TC275: happy hacking for TC275! (github.com)
这个MCU的备份时钟其实还是挺强的,100M基本上已经达到高性能的MCU的标准了。当然,我说的这个标准算是无中生有的了,只是表征一下我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在我工作中接触过的MCU,主频如果到了100M那基本上就属于高性能级别了。更何况,这个MCU三个Core。
温度的采集转换其实是有一个公式可以用的,这个居然出现在了DS中而不是RM中。
我接触了一些刚刚量产阶段的国产的MCU,也有类似的功能。曾经尝试过去获取一下这个参数,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这个公式。
看到这里,之前阅读文档时候的一个疑问有了答案:PIN的功能表中标注了一些VEXT、VDDP3等参数,其实应该是标注了相应的PIN的供电来源的可能性。
另外,从表格中能够看到内核供电等相关的功耗中电流的最大限值。而CPU1的功耗看起来是要大一些锁步开启之后功耗变成了几乎是2个核的功耗。既然能够做出这样的测试,可以侧面印证出来,这个锁步的功能其实是可以关闭的。
HMS的工作主频大概是100M,功耗也会稍微低一些,电流值看上去只有主核的一半。
Flash无论读或者写,消耗的电流大小都差不多。
无论是3.3V系统还是5V系统,Flash的工作电流是差不多的。其实,这个容易理解,因为FLash本身的供电都是3.3V。
第一点,MCU是可以执行休眠的,休眠的时候CPU都是限制装填,而外设也都进入了休眠。这时候的MCU的能耗电流是15ma,对应到24V系统可能大概是3ma的电流。
第二点,Flash擦除电流小于编程电流,这个让我有点感到意外。看起来,AURIX的MCU设计的确是跟其他的MCU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功耗电流有静态电流和动态电流两部分。其中,静态电流与设备的温度有关;动态电流与时钟主频以及软件应用的执行有关。
这是一种供电模式,外部提供了5V以及1.3V的内核供电,内部产生了3.3V。
需要注意的是,reset信号有输入输出两种。
另外,HWCFG究竟有几种配置的可能性,分别可以提供什么样的功能,这个需要研究一下。
内部的reset信号输出时,Vddp3可能还没有就绪。而内部输出的reset的维持看上去与VDDP3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外部只供了一个5V,1.3V以及3.3V都是MCU产生的。
这样的供电下,功能时序其实跟上一个差不多。可以预见,产生的电压爬升在时序上慢一些,但是可能两者启动同步。
从这个时序图看,跟前面的分析预测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两部分的描述还是给我增加了很多知识上的科普点的,作为比较关键的电源模块的设计,至少能够了解到一个大概的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