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Flasher ARM编程器基础使用方法介绍

Flasher ARM编程器基础使用方法介绍

一、硬件连接与启动准备


设备连接


使用USB线将Flasher ARM与PC连接,并通过20引脚JTAG/SWD接口连接目标板。

若需独立运行(脱机模式),需通过USB供电(无需外部电源),并提前将配置文件和烧录文件存储至Flasher内置内存(64MB或128MB)。


目标板上电


确保目标板供电正常,并检查跳线设置(如选择Flash存储区域)。

二、软件配置与工程设置


启动J-Flash软件


在PC端打开J-Flash,选择对应目标芯片型号,加载或创建新工程文件。

配置通信参数(如JTAG/SWD接口类型、波特率等)。


导入固件文件


将编译生成的HEX或BIN文件导入J-Flash,并验证文件对齐性(如64位对齐)。


下载配置到Flasher


通过菜单File -> Download config & data file to Flasher将工程配置和固件文件传输至Flasher内存,完成脱机编程准备。

三、烧录模式选择与操作


联机模式(PC控制)


在J-Flash中选择Target -> Connect建立通信,执行擦除(Erase Chip/Sectors)和编程(Program)操作,实时监控烧录状态。


脱机模式(独立运行)


断开PC连接后,Flasher通过内置配置自主运行:

按下PROG键启动烧录,面板指示灯显示状态(绿色闪烁表示编程中,高频闪烁表示就绪)。

烧录完成后重新上电目标板,验证程序运行(如LED状态变化)。

四、注意事项

兼容性:确认目标芯片内核(如Cortex-M系列、ARM7/9等)和Flash类型(片内/外部)是否受支持。

数据对齐:编程数据需满足地址对齐要求,避免写入错误。

电源稳定性:目标板供电异常可能导致烧录失败,建议使用稳压电源。


通过上述步骤,可快速完成Flasher ARM编程器的基本配置与操作,适用于研发调试及批量生产场景。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