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技术在NR中的应用:深度解析
随着扩展现实(XR,Extended Reality)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对无线通信网络的需求日益凸显。XR服务要求高比特率与低延迟的结合,这对5G新无线技术(NR,New Radio)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需求,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在Release 18(Rel-18)中引入了一系列增强机制。本文将深入解析XR技术在NR中的应用,探讨其技术要求、面临的挑战以及3GPP提出的解决方案,同时列出要点并提供扩展思路。
一、XR技术概述
1. XR的定义与类型
XR是“扩展现实”的统称,涵盖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等多种技术:
- 虚拟现实(VR):通过完全虚拟的环境,让用户感觉身临其境。
- 增强现实(AR):在用户现实环境中叠加数字内容,如信息或图像。
- 混合现实(MR):AR的进阶形式,允许用户与虚拟元素进行实时交互。
XR内容由XR引擎生成,这些引擎通常包括图形渲染引擎、音频引擎和物理引擎,用于模拟视觉、声音和物理规律。
2. XR的技术需求
为了提供良好的XR体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帧率:最低60fps,沉浸式体验需90fps甚至120fps。
- 分辨率:每眼至少2K,理想情况下高达8K以消除像素感。
- 比特率:上述要求转化为几十Mbps的数据传输需求。
然而,用户设备(UE)受限于散热和电池续航,无法承载如此强大的XR引擎。因此,渲染过程通常采用分割渲染方式:UE通过上行链路发送实时传感器数据到云端,云端完成渲染后将多媒体数据通过下行链路传回UE显示。这种模式依赖NR承载高比特率的数据流。
二、XR对NR的挑战
1. 高比特率与低延迟的结合
XR服务对NR提出了独特的要求:
- 比特率:几十Mbps,用于支持高分辨率和高帧率内容。
- 延迟:运动到光子(motion-to-photon)延迟需控制在20ms以内,以确保沉浸式体验并减少运动病。
在分割渲染场景中,20ms的延迟预算包括:
- UE发送传感器数据到云端的上行时间。
- 核心网络的传输和处理延迟。
- 云端将多媒体数据传回UE的下行时间。
对于无线接入网络(RAN),这意味着上行和下行链路的延迟需控制在10-15ms以内。这种高比特率与低延迟的组合是NR面临的新挑战。
三、3GPP RAN增强机制
为了应对XR的需求,3GPP在Rel-18中引入了以下三大类RAN增强机制:
1. XR Awareness(XR感知)
XR感知通过优化无线资源使用来提升效率,主要依赖以下概念:
- PDU Set(协议数据单元集):由SA2工作组定义,指应用程序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内容(如图像的一部分或音频帧)。
- Data Burst(数据突发):描述数据传输的持续时间。
关键机制:
- PDU Set Integrated Handling Indication (PSIHI):指示某个PDU Set中的所有PDU是否对应用层使用必需。若一个PDU丢失,RAN可停止传输该PDU Set以节省资源。
- PDU Set重要性标记:每个PDU Set可标记其相对重要性,RAN在网络拥塞时优先丢弃重要性较低的PDU Set。
这些机制使RAN能够更智能地管理XR数据流,提高资源利用率。
2. Power Saving(节能)
XR服务的高频数据传输对UE的功耗提出了挑战。Rel-18研究表明,节能的关键在于:
- DRX与XR流量的周期性对齐:XR帧率(如60、90、120fps)对应的周期(如16.66ms、11.11ms、8.33ms)为非整数,与传统整数周期不同,因此需引入新机制支持。
- PDCCH监控适应技术:
- 搜索空间集组(SSSG)切换:根据PDU Set信息调整PDCCH监控时间,适应XR数据到达的较大抖动。例如,新PDU准备传输时,从稀疏切换到密集监控。
- PDCCH跳过:数据突发结束后触发跳过,提前结束UE的DRX活动时间。
这些技术显著降低了UE的功耗,同时维持了XR服务的性能。
3. Capacity(容量)增强
XR服务的高比特率和低延迟要求RAN提升容量,以下是具体措施:
- 物理层(PHY)增强:
- 配置授权(CG)周期:为上行(UL)数据提供多个PUSCH机会,减少信令开销。
- 上行控制信息(UCI):UE通过UCI指示未使用的PUSCH机会,gNB可将这些资源重新分配给其他用户,提升小区容量并节省能源。
- 下行(DL):传统动态授权调度已足够灵活,无需额外PHY增强。
- 层2增强:
- 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增强BSR以减少量化误差,并报告缓冲数据的延迟信息,帮助gNB精确调整授权,减少填充和延迟。
这些增强措施提高了网络的整体容量和效率。
四、结论
NR技术此前能够为某些服务提供高比特率,为其他服务提供低延迟,但两者从未如此紧密结合。XR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其对几十Mbps比特率和10ms延迟的需求推动了NR的演进。本文回顾的RAN增强机制——XR感知、节能和容量提升——将使NR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据估计,这些新功能可在节能和容量方面带来10~30%的性能提升,为XR服务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五、文章要点总结
- XR概述
- 定义:VR、AR、MR的统称。
- 需求:高帧率(60-120fps)、高分辨率(每眼2K-8K)。
- 分割渲染:NR承载云端与UE间的高比特率数据。
- XR对NR的挑战
- 高比特率(几十Mbps)与低延迟(10-15ms)的组合。
- 运动到光子延迟需小于20ms。
- 3GPP RAN增强
- XR Awareness:PDU Set、Data Burst、PSIHI、重要性标记。
- Power Saving:DRX周期对齐、SSSG切换、PDCCH跳过。
- Capacity:CG周期、UCI、BSR增强。
- 结论
- NR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 性能提升:节能与容量增益10~30%。
六、扩展思路
- XR技术发展趋势
- 未来XR可能追求更高分辨率(如16K)、更低延迟(如5ms),并扩展至全息显示等领域。
- 应用场景:游戏、教育、远程医疗、工业设计等。
- NR技术的演进
- 从Rel-15到Rel-18的演进历程,展望Rel-19可能支持的XR新特性。
- NR的优势(高带宽、低延迟)与局限(覆盖范围、成本)。
- XR与NR的融合
- XR对网络的具体需求:带宽、可靠性、QoS。
- NR如何通过边缘计算、AI优化等技术满足XR需求。
- 3GPP标准化的影响
- SA2、RAN1、RAN2在XR支持中的角色。
- 标准化对设备厂商、网络运营商和用户的意义。
- 节能与容量增强的意义
- 节能延长UE电池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 容量增强降低运营商成本,支持更多并发用户。
- 未来研究方向
- 更高效的视频编码(如AV1、VVC)在XR中的应用。
- 6G网络如何进一步优化XR体验,如超低延迟和超高带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XR技术与NR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技术挑战,也是推动无线通信发展的机遇。未来,随着标准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XR有望在更多场景中实现普及,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